返回
首页

无错小说网

m.wcxsw.org

第三章寺前抢女公堂断案
上一章 返回目录 章节报错 下一章

北魏太和八年的春天,风和日丽,艳阳高照。刚过了端午节,平城还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春光明媚,人们纷纷去郊外踏青。憋闷了许久的北魏孝文帝,年已十六岁,换上汉人达官显贵家公子的装束,带着扮成仆人模样的贴身太监顺子,也去城外游春散心。

华严寺是平城最大的佛教寺庙,平日里善男信女熙来攘往。特别是寺门前的广场,更是三教九流杂处之地。测字算命的,打把式卖艺的,出售香火佛龛的,卖包子馒头小吃的,插着草棍卖儿鬻女的,蹲在墙角晒太阳卖苦力的……总之是这里都乱成了一锅粥,吵得你的耳根子疼。

一个算命的卦摊,吸引了孝文帝的目光。他酷爱汉人文化,对算命有着强烈的求知欲。他想弄明白,这算命究竟准不准?他凑上前意欲算上一卦,也给自己的疑问找个答案。

算命的是个三绺胡须的长者,年纪五十多岁。布招上是醒目的十个大字:袖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他本人还不住地招揽顾客算命测字看八卦了,知吉凶祸福,明科考前程,晓生男生女,断生意盈亏,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孝文帝正要上前问课,一双青年女子挤上卦摊前。内里是丫鬟的春柳脆生生的声音像铜铃:“小姐,算一卦吧,看你的大婚何时动?”

“乱嚼舌根子,小心我撕烂你的嘴。”说着,小姐已然靠近了卦摊。

春柳明白小姐的秉性,上前对卖卜的说:“先生,给我们小姐算上一卦,算对了多多有赏。若算得不对,可一个子儿不给。”算卦先生上下打量几眼小姐:“请报上生辰八字。”

小姐将生辰八字一一告知’春柳在旁加了一句:“问婚姻。”待小姐摇过卦后,先生一排生日时辰,吓得他把铜钱丢在了案上:“二位姑娘,此卦老朽不算了。”

“这却为何?”小姐问。

“只因小姐卦象富贵齐天,老朽还从未算过这样贵人的卦,只恐惊扰了小姐的前程,故而罢了。”

“你这人可真是,我们小姐富贵是自然的,还用你多说。”春柳数落卜卦人,“让你算的是我家小姐的终身大事。”

“你这人也真是,还用问吗,小姐富贵已极,说不得,说不得。”算卦人脑袋摇得像拨浪鼓。

春柳将一锭银子摔到卦摊上:“算卦的,说,我家小姐何时动婚,又富贵到何种程度?”

从来是财帛动人心,算命先生忙把银子收起来:“小姑奶奶,老朽照直说,若是有误可别怪我。”

“咳,你只管如实讲来。”春柳又添了一小锭白银。

“你家小姐,她,她,她当是女人中辑高的富贵,是为,母仪天下的皇后。”

“啊!”李敏慧小姐听后也大吃一惊。

春柳高兴又复怀疑:“你该不是顺情说好话吧?”

“信不信由你,老朽不说你一定要说。反正命相如此,能否成真,就看你本人的造化了。”

“还当什么皇后,先做我的王妃吧。”一个青年人嬉皮笑脸凑过来,他身后是一群随从打手。

管家上前对惊愕的李小姐和春柳说:“别发傻,告诉你,这是当今皇上的皇叔,阳平王拓跋颐王爷,看上你家小姐了,她的洪福到了。嫁到王府,吃香的喝辣的,穿金戴银,享不尽的荣华富贵。”阳平王嘿嘿笑着说说不定日后本王坐了江山,你就会成为皇后国母,这算卦的话就应验了。”

“你好大胆!”春柳斥责道,“光天化日之下,就公然调戏良家女子。竟然口出狂言,还敢侈谈坐江山,就不怕犯了死罪把你千刀万剐。”

“看上你是你的造化,本王我十数个王妃,还不是看上谁是谁,你是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阳平王也就二十多岁,说话的口气实在是大。

“放屁!”春柳气得启口开骂你知道面对的是何人,这是李尚书家的大小姐,李尚书可是帝师,岂容你撒野!”

阳平王闻此言怔了一下,俄顷又哈哈狂笑起来:“好啊,既是李尚书之女,待本王与皇上过个话,想万岁也得赐婚。”

一旁观看多时的孝文帝,不由得细细打量一下这位李小姐,那脸庞还有十年前初见时的影子。只不过而今出落得艳如桃李美若天仙。他想难怪这位王叔见其起意,自己也不觉心猿意马起来。

春柳可不是好惹的,指着阳平王的鼻子:“你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我家小姐黄花闺女,岂能给你做小,做梦去吧。”

管家听了李小姐的身份,已然有些发休,不像以往只管抢人:“王爷,这小妞大有背景,该如何是好?”

“有背景怎么了,本王还怕那些。外甥打灯笼照旧,给王爷我抢回去再说,”阳平王把手一挥,“动手!”

管家只得领命,对打手们发话:“上!”

春柳禁不住连声呼喊:“怎么,光天化日天子脚下,就敢公然抢人,还有没有王法!救命啊!”

有人路见不平,上前三下五除二,把几个打手撂倒在地:“都城之内,岂容尔等撒野!”

阳平王见状呼叫起来:“二哥,这是我的事,你得帮我才是。这不是大水冲了龙王庙嘛。”

动手的人是任城王拓跋澄,他是只带一名随从到庙里进香的:“三弟,是你便听为兄良言相劝。我们身为王爷,就要顾及皇家体面,怎能在大庭广众之下抢夺官家小姐,回府去吧。”

“哎,二哥,你怎么胳膊肘往外扭,不帮我反倒挡横。”阳平王大为不满,“弟弟我这是给你留面子呢,别说我翻脸不认人。”

“你待怎样?”

阳平王急了:“你少管闲事,给我让开。”

“有我在,你便休想得逞。”

“小的们给我上,照抢不误。”

家丁打手们又一齐上前,任城王与随从接手对打起来。直打得一塌糊涂,阳平王的打手们个个鼻青脸肿。

太监顺子问:“万岁爷,要不要上前制止?”

“且再看看他们如何收场。”

说话间,一群如狼似虎的公差来到了现场。捕快班头吵嚷着说:“别打了,天子脚下朗朗乾坤,就这样大打出手,真是反天了。”双方停手不再打了,捕快把双方各自拘起一个人。阳平王先翻脸了:“狗东西,本王爷的人你也敢抓!”

班头赔着笑脸:“王爷,这是公事公办’总得扣个当事人。”

任城王也训斥道:“你小小班头’也不问青红皂白、是非曲直,便随意扣人,是何道理?”

班头依然赔笑脸:“王爷,谁是谁非,到了公堂之上,自然会有分晓。”

“好,本王便随你到平城刺史大堂走走。”任城王头前便走。

阳平王也不在乎:“走就走,小小的平城刺史,本王还怕了他不成。”

“二位王爷且慢。”班头伸出手来,“这办案银每人五钱,你们得先交付清楚再上公堂。”

“怎么,你们办案还要钱!”任城王感到费解。

“王爷,朝廷也不给俸禄,您说这不给钱我们吃什么喝什么,老婆孩子一大家子,还不得喝西北风啊。”

任城王一努嘴,告诉随从:“给他。”

随从掏出五钱银子递过去,班头接过后,又对阳平王说:“王爷,您这份也得给了。”

“本王爷还从未给过这种钱,不给!”

“那不好吧。”班头威胁道,“到了公堂上’你这官司可就不好打了,十有八九就得你输。”

“凭啥?”

“这些差役们做证,证词可就都对你不利。到那时,罚你的银子可比这多上好几倍呢。”

阳平王皱皱眉头,对下人说:“给他,算咱们倒霉。”

班头回转身对李敏慧二人说:“小姐,你们的办案费五钱。”“我们不去也罢。”

“事情是因你们而起,不去怎么审案。”

春柳递过五钱银子:“给,去就去,我们还得给任城王做证呢。任城王爷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我们得给他打干证。”

“走,都走,上平城刺史衙门公堂。”班头撵开围观者,带领一干人等往刺史衙门而去。

“万岁爷,我们是回宫,还是去看庙?”顺子问。

孝文帝回答我们跟着上刺史衙门。”

平城刺史李洪,获悉来了打官司的’喜得他急匆匆戴上官帽就升堂。因为做官没有官俸,他只能靠打官司收取审案费来维持生活,整个衙门的开销,也就靠审案的收入。当他坐在堂上,得知双方都是皇上的叔叔时,他真的有点蔫了。也就把弄钱的希望落在了李小姐主仆二人身上。

李洪一拍惊堂木:“大胆民女,你无故引发事端,本官审案,你且先交上纹银五十两。”

“五十两,这么多啊!”春柳瞪大了眼睛,“你该不是想要修祖坟吧,和劫道的没什么两样。”

“大胆,”李洪再一拍惊堂木,“藐视本官,咆哮公堂,罚银十两,立刻交银六十两。”

“狗官,你也不打听打听,我们小姐是谁家女儿,你就敢张嘴要钱。知道了来历,还不吓你个半死。”

“何方女子,敢如此口出狂言。老爷的板子可不是吃素的,小的们听好了,不交钱就打。”

“狗官,你听明白了。我家小姐之父,乃是尚书李冲,他可是当今皇上帝师,你就打打看。”

李洪一听傻眼了,今个这案子没法审了,怎么全都是碰不得的大人物。看来是狗咬猪尿泡,一场空欢喜。可这审案费没有,日子怎么过,这衙门还要关门大吉不成吗?想了一下,李洪转向拓跋颐和拓跋澄开口道:“二位王爷,按我朝规矩,这打官司是要付审案费的。”

任城王通情达理:“该多少你说个数。”

“这样大的案子,怎么也得五十两。”

任城王吩咐随从好,给他五十两。”

李洪有了倚仗阳平王,您的审案费?”

“他能给,本王也不是拿不起。”阳平王对管家说,“给他。”李洪收了银子,便开始问案。相关人员问过,他便有了主张:“此案易审,起因是阳平王要强抢李小姐为妃,任城王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故而双方起了争执。此案错在阳平王,当罚白银一百两。给任城王五十两压惊,给李小姐五十两道歉。阳平王掏银子!”

“狗官,你敢判本王输官司,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阳平王吼道,“要我掏银子,没门!”

“王爷,不掏罚银按律是要收监的。”

“哈哈,你还敢关押本王,你长几颗脑袋。”

“这是大魏法律,本官也马虎不得。”

管家明白主人的心理,输官司就是输脸面,他对李冲说:“李大人,请您借一步说话。”

到了大堂的偏厦,管家将一百两银子塞给他:“大人,我家王爷脸面要紧,无论如何不能输了这场官司。”

李洪笑容满面地收起银子好说,好说。”他回到大堂,又拍一下惊堂木:“本官适才所判有误。现重新改判如下,李敏慧不该有失妇德,大庭广众之下炫耀姿色。阳平王身为国戚,有权再纳新宠,判李敏慧归阳平王为十二妃,任城王无罪开释。”

“你,你这是践踏法律,公然受贿,而更改判决,简直是无耻至极!”任城王咆哮道。

李敏慧则是气得脸色煞白:“什么刺史,就是一个见钱眼开的贪官,难道青天白日抢人的坏蛋,还反倒有理了!”

阳平王却是喜笑颜开:“大人明镜高悬,判决合情合理,本王感戴在心,遵照判决领走李小姐。”

“李小姐,放明白些,跟阳平王去,就能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李洪假意叮嘱阳平王,“王爷要善待李小姐。”

“跟随本王回府。”阳平王上前来就拉李敏慧的衣袖。

“放手!”春柳怒吼道,“脏了我家小姐的衣服。”

“小小丫鬟竟敢藐视本官的判决,可知道你是要被下狱收监的。”李洪对春柳发出威胁。春柳反唇相讥:“你可知小姐之父是为帝师,惊动了皇上,你的官还能当得成,只怕小命都难保。”

“别拿帝师吓人,本官还是皇上的舅舅呢。”李洪禁不住冷笑。“朕倒要看看朕这个舅舅是何许人也。”孝文帝随着话音,从围观的人群中走出来。

李洪一怔你!”

孝文帝虽说换了装束,但拓跋澄还是一眼便认出来,急忙上前跪倒:“微臣参见吾皇万岁万万岁!”

拓跋颐也已认出皇帝的本来面目,也屈膝跪倒参拜:“我主万岁圣寿无疆!”李洪还在发愣’顺子呵斥道:“大胆李洪,见了万岁还不参拜,难道你要犯忤逆之罪不成!”

“微臣不敢,”李洪想,既然二位王爷全都参拜,想必这皇上是真的,“吾皇万岁圣寿无疆!”

“众卿平身。”孝文帝待三人起身,开言问道,“李大人’你声言是朕的舅舅,朕倒想知道一下这来路。”

“微臣不敢假冒皇亲,这是千真万确的。”

“你倒要说个明白。”

“万岁,您的生母李夫人,名唤李英,是臣的亲胞妹,臣真是万岁爷的打断骨头连着筋的亲娘舅。”

“如此说来,你所言不虚?”

“怎敢有半句谎言。”李洪又解释道臣的官职,还是先皇看在李娘娘的份上给安置的。”

随着年龄增长,孝文帝已知晓生母被赐自尽的情况,也记得有这样一位舅父,想起去世的母亲,不免对李洪有了几分怜悯之情。“李大人,皇亲真也好假也罢且当别论,你公然收受贿赂,这可是国法所不允的。”

“万岁有所不知,我朝官员没有俸禄,只能自己变着法儿弄钱,否则便难以糊口,衙门也要停摆。”李洪始终不敢抬头,“全国上下大小官员,概莫如此。”

拓跋澄在一旁佐证说万岁,李大人所说属实。”

“如此一来,岂不助长了贪贿风气。”孝文帝感到甚为不妥,“这个制度看来是非改不可。”

拓跋澄深为赞同:“万岁若能为官员实行班禄制,则官风必清、吏治必明,诚治国之良策也。”

“李大人,虽说事出有因,你贪贿之罪可以不纠。然平城乃一国之都,像你这样的官员据此,恐难免再受人财物。故朕决定调你去边远的秦州为刺史,你要好自为之。”

“万岁,微臣已蒙教诲,况日后实行班禄,臣绝不敢再收受钱物,乞请留在京师任职。”

“不问你的罪过,已属宽大。到了秦州后,且莫心中再生贪念,那时再犯,休怪朕不念甥舅之情。”

李洪知道已不可挽回,叩头谢恩:“臣谢万岁不责之恩,定当勤廉为官,治好一方’效力新职。”

孝文帝转对拓跋颐:“阳平王,你光天化日强抢民女,胆大妄为,其罪如山,按律就当斩首。”

拓跋颐不敢抬头,他用眼角扫着孝文帝:“万岁,其实事情并非全如他们所说,臣这里还有隐情。”

“事情发生的前前后后,朕一直在场,你就不要再巧言令色了。”孝文帝一句话把阳平王想要狡辩的话全给堵住了。

“万岁饶恕。”阳平王只能告饶。

“姑念你往昔有功,且又未成为事实,故而从轻发落,罚你三个月足不得出户,闭门思过。”

拓跋颐暗中松了一口气:“谢万岁隆恩。”

“叔王。”孝文帝对拓跋澄就客气多了,“路见不平,敢于救助,令朕不胜景仰,特赐黄金百两,玉璧一双,以为奖励。”

“谢万岁褒奖。”任城王深度一躬。

“李小姐。”孝文帝最后叫到李敏慧。

“民女拜见万岁。”

“李小姐可还记得,大约十年前,朕与太皇太后去府上为令尊祝寿,我们曾有一面之识。”

“十年前有幸得识龙颜,今日万岁长成,英气逼人,果有天子之相,实乃万民之福。”

孝文帝目光中已含眷恋:“令尊一代大儒,学富五车,不负帝师之名,朕受益匪浅。”

“万岁赞誉,家严实不敢受。”李敏慧也觉动情,“今偶遇豪强欺凌,蒙万岁出面搭救,浩荡皇恩,没齿难忘。”

孝文帝暗示李敏慧:“等下朕要去看望恩师,请小姐把话带过去。”

李敏慧心中已是明白,皇上十有八九是为她而去:“民女遵旨任城王见孝文帝年岁不大,但处理起事情来有条不紊不温不火,从容不迫,由衷地发出赞佩之言:“皇上处事公正,众人无不折服,看起来我大魏国又逢有道明君尔。”

李敏慧回到家中,将华严寺进香遇险之事讲述一遍。李冲听过,难免后怕:“女儿,以后切不可轻易外出,便出去也需多带家人。”

春柳一旁喜滋滋地插话:“老爷,小姐此行却也是因祸得福。”“此话怎讲?”

“皇上不但出手救了小姐,而且还要登门看望老爷呢。”

李冲一愣:“此事倒是令人费解,皇上他登门是何用意。”

“咳,糊涂的老爷,要是春柳看,是皇上对小姐有情,十有八九是主动向老爷求亲的。”

“胡说!”

“不信你问小姐。”

“女儿,可有此事?”

“父亲,女儿怎知。”言毕,李敏慧红着脸跑人后堂去了。李冲尚在颇费猜疑中,家人来报:“老爷,万岁爷巳进府门,快去接驾吧。”

未及李冲接出二门,孝文帝已是兴冲冲步人,他春风满面地笑对李冲恩师,何需劳动尊驾,朕到尚书府还不是如到自家。”“微臣惶恐。”

待孝文帝在堂上坐定,不用李冲多问,他巳将一物递过去:“恩师,这是太皇太后赐予朕的玉珮,朕时刻不曾离身,现转赠敏慧小姐,请恩师转达。”

“这,无功受赐,倒叫为臣与小女不安。”

孝文帝又递过一方素绢:“这还有诗绢一方,朕之心意尽在诗中,请恩师务必成全朕的一片深情。”言毕,不待李冲细看诗文,孝文帝即已起身离去。

待送走皇上,李冲回到客堂,展开诗絹,从头看下,却是一首七言诗:

十载重逢谢上苍,月老不负有情郎。

美艳绝伦更敏慧,高弹一曲风求凰。

李冲看后,半晌无言。皇帝的情倒是真的,不过女儿进宫就要陷入后宫的明争暗斗中,这是喜讯还是噩耗,他心中没有底数。

孝文帝满面喜气地坐在冯太后面前:“太皇太后,孙儿今曰微服出宫,仿佛一下子长大了,明白了许多事理。”

冯太后仔细打量着孝文帝的表情:“看皇上的样子,肯定是遇上了大喜事。”

“皇祖母,何以见得?”

“看你眉宇间满是喜气,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啊。”

孝文帝想还是先说正事:“祖母’孙儿发现了一件大事,即我朝官员没有俸禄,这是造成贪腐的根源哪。”

冯太后不觉点头:“此事自大魏立国以来就该解决,却一直拖到现在。原因是有些重臣不愿实行班禄,以免堵死他们贪贿的源头。”

“祖母’孙儿想着手实施班禄制。”

“孙儿认为正确的,皇祖母无不支持。”

“多谢皇祖母。”孝文帝想该说另一件事了孙儿还有一事,万望皇祖母能够恩准。”

“说。”

“孙儿今日巧遇李冲的女儿,想不到事隔十年后,她出落得一表人才,楚楚动人,且又温婉贤淑,孙儿有意将她纳人宫中。”

“小小年纪也知道动情了,”冯太后反问,“你才十六岁,有两个冯姓美女为伴,还嫌不够吗?”

“皇祖母,这不是多少的事,是孙儿一见她就忘怀不下,以往皇帝后宫都是三千粉黛,何况孙儿只增加一人。”

冯太后担心的就是后宫被别的女人夺宠,所以她安排两个侄女一个为后,一个为妃。如今见孝文帝如此钟情于李敏慧,心中越发有了戒意。但她并不直接反对:“孙儿,这是你们夫妻间的事,比如富人家子弟讨小,也总得主妇首肯,皇上你去和皇后说通,后宫才会和睦。”

孝文帝明白这是冯太后推托,要想说通皇后让他再纳妃子,势比登天还难,就央求道:“皇祖母,您就发句话嘛。”

“你们夫妻要和美,还是征得皇后的同意为好。”冯太后决意要推托,“常言道,强扭的瓜不甜。”

孝文帝无可奈何地:“好吧,孙儿遵旨就是。”

皇后的寝宫中,冯清和冯润二人正在说悄悄话。冯清将宫女都逐出殿外,低声问道:“姐姐’皇上对你可好?”

“怎么说呢,还算可以吧。”冯润答曰,“礼数一向周到,相敬如宾。”

“妹妹是问在男女情事上,他,经常与你合欢吗?”

冯润脸红了:“算来一月之久,未碰我的身子。还是妹妹专宠,你毕竟年轻又是皇后。”

“别说了,他有两月之久未曾与我效鱼水之欢。”

冯润睁大错愕的眼睛:“怎么会呢,按理说他正值血气方刚之年,每个晚上都不应该空过的。有道是二十更更,三十夜夜,四十五五,五十才半月呢”

“哼!我明白7,”冯清鼻子尖有点酸他这是有意冷落我们,说白了就是对太后安排你我姐妹专宠后宫而不满。”

“那,我们去和姑姑说明境遇吧。”

“这种事说了也没用,他若是和你较劲儿,就是不同你云雨交huan,牛不喝水强按头是没用的。”

“姑母的话他还是听的,看得出来,他是惧怕姑母的。”

“姑母说他,他表面上答应,阳奉阴违,他就是不做,你奈他何。”

“那该怎么办,照你所说我们已是无能为力。”

“不,有办法。”

“妹妹快说,如何治他。”

“我们不让他再纳嫔妃,不信就熬不过他,没有别的女人,憋不住了,他就得还来找我们姐妹。”

“那,他是皇上啊。他若一定再纳新人呢?常言道皇上都是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他不可能只我们姐妹二人。”

“一哭二闹三上吊,让他就是纳不成。”冯清信心十足,“何况我们还有坚强的后盾,有姑母撑腰。”

“是否先同姑母商议一下……”

话未说完,孝文帝进来了:“皇后昭仪都在,正好朕有件事要告知你们二人。”

“皇上有何旨意,就请颁布吧。”冯清说话口气都是酸溜溜的。“朕选中一女子,准备纳她人宫。”孝文帝一口气说下去,“此事已奏闻太后恩准。”

“没门!”冯清几乎是在咆哮’“你把我们姐妹像破鞋烂袜子一样丢在一边,还想找新人温存,今生你休想。”

“皇后之言毫无道理,从古至今,哪个皇帝不是后宫佳丽三千,而今朕只有你姐妹二人,再纳一个也不为过吧。”孝文帝明白冯润的性格较为柔弱,便点名问她,“昭仪你说呢?”

冯润不由得答道:“按理说,皇上再纳十个八个也说得过去。”

“放屁!”冯清怒目横眉,“姐姐,你怎能顺着他的话音说。他想纳新人把我们姐妹干起来,没门!”

孝文帝明白一时半会儿是难以说通的,打了咳声默默离去了。

冯家姐妹还是去找了冯太后,二人哭诉了原委后,冯清不满地指责冯太后:“姑妈,皇上根本不把我们当回事,你怎么还能同意他纳妃呢!”

“孩子,帝王家三宫六院都很平常,我怎能降旨禁止他呢?”冯太后耐心地劝解,“皇后母仪天下,胸怀要像大海一样容纳百川。作为女人,更要懂得温柔,想法拴住男人的心,那才是真本事。光是穷横有什么用,哀家给你们撑腰,我总不能跟你们一辈子吧。”冯润一向乖巧:“姑妈,那您说该怎么办?”

“同意皇上纳妃。”

“姑妈,你怎么投降了,怕他了不成!”

“怕他做甚,姑妈要不让他坐皇位,还不是一句话的事,关键是看怎样对我们冯家有利。”冯太后对两个侄女很耐心,“纳妃总是要做的,硬顶不是个办法。同意了是给他个面子,以后也好相处。”

“姑妈,他若是纳了新人,更得天天夜夜泡在新人宫中,恐怕我们连面都见不着了。”

“要想办法以柔克刚,后宫的文章大着呢,要看谁笑到最后冯太后警醒她们二人,“不要争一时一事的高下,夫妻间也要长线。”

冯仁奉命把孝文帝找来,冯太后满脸堆笑:“皇上,经过哀劝解,皇后姐妹已同意你纳李小姐为妃,选个日子接进宫里吧。”孝文帝感到意外:“多谢皇祖母玉成,也感谢皇后、昭理解。”

“看把你美的!”冯清脸上还满是愠色。

孝文帝有意不与之计较,而是面对冯太后:“皇祖母,您看她一个什么名分为好。”

“皇上的意思呢?”

“那就昭仪如何。”

“不妥,太高了。”

“就降一等,让她做贵人。”

“还是高了。”冯太后决心压低新来的李小姐名分,让她不备同两个侄女争宠的资本。

孝文帝显然不高兴了那就只能是夫人了。”

冯太后也不好把新人降到嫔级,她发觉了孝文帝的不个“好,就如皇上所言,给她夫人的名分。”

十数年来,孝文帝第一次感觉到了冯太后对他的压制,就一扇磨盘扣在胸口上,感到喘不过气来。(未完待续)

上一章 返回目录 章节报错 下一章
热门小说
天涯客魔临我真不是仙二代百炼飞升录吞噬星空重生之最强剑神我的1978小农庄地球上线牧龙师踏星
相邻小说
未来宝可梦大师公子晋阳文娱图书馆穿回二十年前领养我自己害羞的他成了大众男神带着红楼闯三国学习使我快乐![综]绿帽攻略[穿越]漫威世界的钢铁奥特曼送你一顶绿帽子[快穿]
同作者其他书
白衣侠女 明太祖 武则天 大金帝国 于谦 明成祖 汉武帝 契丹萧太后 隋炀帝 崇祯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