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无错小说网

m.wcxsw.org

第十一章心急火燎
上一章 返回目录 章节报错 下一章

太子目睹林贵人沏上一壶好茶,将解药交给母亲。林贵人用了解药后,抱着茶壶给高道悦送去了。太子则有些心急火燎地在房中等候。

皇宫内,孝文帝正为一粧公案伤脑筋,那就是并州刺史王袭该不该提拔,过去,官员升迁都要历经三年三考,也就是要经历九年的考核,才能确定好坏和升降。孝文帝认为九年时间过长,为了提升有用之才,他将九年三考,缩短为三年一考定上下。自实行这一改革后,王袭的官声是赞扬不断。民意和下属官吏,还有他的上司,几乎全都为其歌功颂德。正当孝文帝想要擢升他为户部侍郎时,却又接到了署名小吏的匿名举报。道是王袭的功绩有作假之嫌,此人城府极深,敛财手法高明,做坏事深藏不露,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伪廉吏,望万岁不要为他的假象所蒙蔽,万不可草率提拔,使坏官得道,好官伤怀。

看罢这一举报,孝文帝免不了陷入沉思。这署名小吏者,显然也不是等闲人物,否则他也难以把这举报夹在群臣的奏章中混进来。看来,此事确要认真对待。信手一翻,又一敌情通报进人了眼帘,标题一下子就令他十分震惊:王肃父、兄已被齐国斩杀。他又详细看了内文,不禁为王肃其父其兄的遇害深感悲伤。他想该不该告知王肃,一旦王肃获悉这一噩耗,为了挽救家人性命,会不会离他而去。孝文帝太爱惜王肃的才华了,实在不忍让其离去。可是,对其封锁这一事关重大的消息,孝文帝又觉得这有悖做人之道德。经过思想斗争,孝文帝毅然决定:“顺子,宣王肃即刻进宫见驾。”

王肃奉召来到,叩拜已毕,平身后动问:“万岁唤臣进宫,不知有何驱使?”

孝文帝把案上的敌情通报推过去爱卿自去看来。”

王肃看后多时,默默无语,内心恰似刀剜,良久,方吐出一句万分自责的话父亲、兄长,是我害了你们!”

“王卿自当节哀,”孝文帝为之落泪,“看这通报中所言,令尊与令兄,都为真的和氏璧保住,未落人奸人之手而庆幸。看起来,你之所作所为,你的家人是能够理解的。”

“万岁,臣而今绝不后悔。明珠焉能暗投,宝璧岂能交于昏君。臣此举虽说代价惨痛,但九泉之下可以面对先人。”

“这样吧,朕给你官假,许你回到雍州,向曹虎交出真璧,以换取全家老少的平安。”

王肃态度明确而坚定:“臣不再回雍州。”

“全家还有三十四口,你不能漠然视之。”

“正是为了他们的活命,臣才不能再回雍州。”王肃分析道,“臣父、兄业已罹难,曹虎以全家人性命相要挟。臣不归,他和齐主尚有企盼。如若归去,真璧到手,必将大开杀戮。因之,臣感谢万岁的宽容体谅,而绝不能冉回雍州。除非万岁将雍州攻占,臣那时再挖出真璧献给陛下。”

“王卿所论甚是,朕赞同你暂不回到雍州。”孝文帝又说,“但君子不夺人之所爱,宝璧是爱卿家传,自然永归王家所有,朕绝不接受你的贡献。只要卿在朕身边辅佐,朕愿足矣。”

“为万岁效劳,统一中华,臣肝脑涂地在所不惜。”

“王卿如不为悲情困扰,可否同朕前往外地巡视?”

“能随万岁外巡,臣万分荣幸。”

“好,卿回家做好相关准备,明日早行。”

“臣遵旨。”王肃出宫还家。

“顺子。”孝文帝呼唤亲随太监。

“奴才在,”顺子试探着,“敢问万岁爷,外巡要去何处?”

“朕改革了官员升迁考核方案,关于并州刺史王袭的忠奸,下面反馈的意见截然相反。朕决定亲自前往考察一番,看看其人究竟是好是歹。”孝文帝交代,“你把一切安排妥当。”

“奴才遵旨。”顺子按皇上的吩咐,做了周到细致的安排。高道悦的房间,近来雅致多了。窗前的几案上,花瓶里的鲜花,每日都有人更换。今天是海棠,明天便是月季,总之每日都有新花人眼。他心中明白,这是林贵人交代下人们做的。他内心领情,也乐得逐日有鲜花相伴。今夜在烛光映照下,白色的牡丹,显现出高贵的娇艳。高道悦忘情地注视着,已经出神了。那花朵幻化出林贵人如花的粉面。含情脉脉的明眸,像两池秋水,同样在动情地注视着他。高道悦实在是忘记了现实,不由得开口说道:“你这样看着我,叫人魂不守舍,这岂非在勾引!”

“高先生在同何人交谈?”林贵人来到身后,他尚无觉察,便在他的身后突然发问。

高道悦转回身,见是林贵人难免一惊,躬身施礼:“不知娘娘驾到,未曾出迎多有冒犯。”

“高先生,你我二人业已多有交往,不要总像客人一样多礼。看,我为先生带来了上好的名茶。”林贵人把九龙闹海彩磁凤嘴壶放在几上,“这还是万岁爷在宠爱本宫时所赐,道是武夷红云。本宫一直珍藏着,今日特地为先生泡上浓浓的一壶,请先生品品这贡品香茗。”

高道悦感受到了林贵人浓浓的情意,更感受到了她那火辣辣的目光:“皇上赐予娘娘的上品,下官怎敢享用。”

“咳,本宫都说过了,先生为何还要这样生分。”林贵人先后斟出两盏,“来,你我二人共饮。”

高道悦什么也没有多想,与林贵人端起碰杯,二人无言地喝下。高道悦感到这茶比甘露还要香甜。林贵人身着低胸的绸衣,大半个酥胸袒露出来,莹白的玉ru清晰可见。眼前的情景,令高道悦有些难以自持,他动情地说:“难道今夕下官也要做一回帝王。”

“高先生,春宵一刻值千金,让我们共度良宵。”林贵人如敬酒一样,还在斟茶奉上。

“我,我。”高道悦业已难睁眼,“我这是怎么了,为何昏昏欲睡?”

林贵人已先用了解药,自是不会昏迷:“高先生,既是欲睡,待本宫陪你共效鱼水之欢。”

高道悦不再回答,他巳趴在了桌案上。在户外等得心急的太子,推开房门闯进来:“母后,事成了!”

林贵人指指高道悦:“他已昏迷。”

“这就好了。”太子转身要走。

“且住,把他放倒在床上。”林贵人喊住太子。

母子二人连架带扶,把高道悦弄到了床上。这里,林贵人红着脸思虑着下一步该如何办。

“母后,儿臣去也。”太子也不等林贵人回答,也不管此处如何处置,一阵风似的跑走了。

室内只剩林贵人和昏睡的高道悦。注视片刻,林贵人难抑内心的冲动,含羞带愧地给高道悦除去衣服。当只剩下内衣时,她迟疑着、犹豫着,最后还是吹灭蜡烛,毅然扒去了最后一点遮羞布,自己也闭上双眼,精赤条条地躺在了高道悦身旁。

夜半时分,高道悦醒来,感到有人紧紧地箍着他。睁眼细看,是一个女人在抱着自己。他一惊坐起,也回忆起喝茶的一幕:“娘娘,这是怎么回事?”

林贵人是个老实人,便如实相告:“高先生,实不相瞒,是我在你的茶里,放人了迷魂散。”

“这是怎么说!”高道悦急着找衣服。

林贵人紧紧抱住他的身子:“高先生,难道你我不是彼此有情有意吗?难道你要的不就是这一天吗?”

“不,万万不可,你是娘娘。我这样做,就是死罪,而且是灭门之罪!”高道悦掰开她的玉臂,决然地穿上衣服。

“高先生,府内使女已尽知你我二人的情景,现在你便是跳进黄河也已洗不清,莫如成就了鱼水之欢。”

“不,没做就是没做,这样我问心无愧。”高道悦还是穿上了衣服,并且背过身去,“娘娘也穿衣吧。”

“高先生,你这是要把我逼上绝路。”林贵人手中握着一把剪刀,“我还有何颜面再活于人世。”她对着自己的胸口便刺。

高道悦扑上前一把夺过来:“娘娘,万不可轻生。”

“连你都这样嫌弃我,不死哪里还有活路。”

“娘娘想过没有,你如自杀身死,万岁焉能不究,那还能跑得了我?你不是等于害我一命。”

“总之,你现在看着我一时,也不能永远看着我,自杀是我唯一的出路。”林贵人表达了决心。

高道悦一时间默默无言,他不知道自己该如何摆脱这种难堪的局面。

赤身裸体的林贵人,以慵慵懒懒的形体,无限委屈的神态,靠上了僵立的高道悦,把双臂勾搭在他的颈部,哀婉凄苦地吐出燕语莺声:“高先生,我死也不相信,你就真的这般无情!”

高道悦被林贵人柔软的攻势融化了,他那最后的道德防线彻底崩溃了,无力地倒在了林贵人的怀中。

孝文帝出发了,他一向提倡轻车简从,所以只有王肃和顺子跟随,只一辆双马锦车,还有一队二十名禁军卫兵。迤逦行来,已至并州地界。时值中秋时节,但见大地一片丰收前的景象,高粱如同一片燃烧的火海,谷穗随风起伏像金色的波浪,一波一波滚向远方。玉米棒子足足能有一尺多长,敞开笑口露出洁白的牙齿。田野中偶尔有农家女在采摘棉花,雪白的棉桃,映着少女嫩红的俏脸,预示着今年是个绝好的年成。

孝文帝心情甚佳,他得意地问王肃:“王卿,你看朕治理下的国家,可还称得是国泰民安?”

“万岁,目之所及,自是五谷丰登。但魏国万里山河,尚不得以偏概全,一国之主,最忌一叶障目。”

“如此说,王卿对朕自认为形势大好,还有所保留。”

“臣这是向万岁学习而获得的心得。”

“朕这就不明白了,何尝要你不能偏听偏信。”

“万岁这次出巡并州,本身就是明证。”王肃指出,“刺史王袭究竟好坏忠奸,万岁不是要亲自考核吗?难道只看这沿途庄稼,便能决定他的好坏?”

“真有你的。”孝文帝提出要求,“这一路上你莫要过于清闲,返回洛阳时,须交朕沿途所见题作新诗百首,否则朕要打你的板子。”

“那只怕这板子,微臣是逃不掉了。”

君臣们一路上说说笑笑倒也不觉寂寞,这日午后,已是临近并州地界官道边上,拥着一群人,有老有少,有男有女,扶老携幼,也顾不得秋阳的炙烤。他们见圣驾车队到达,齐刷刷跪倒叩拜吾皇万岁万万岁!”

孝文帝不由得下车,把为首的长髯老者宫九泰扶起:“众位父老乡亲,大家快快平身。”

宫九泰起立后,一副风烛残年的样子,显得立足尚且不稳:“万岁英明,国泰民安,百姓无不感戴朝廷,圣上为民造福,自当万寿无疆!”

众百姓齐声和道:“圣明皇上,万寿无疆!”

孝文帝激动地说:“列位父老,褒誉言重了。朕所作的尚有诸多不如意之处,怎劳众父老远道相迎。”

“万岁用人有方,为我并州选下一位清官刺史,有王太守兴利除弊,并州得以丰衣足食,百姓安居乐业。”还是宫九泰为首发声,“全城百姓,为彰显王袭太守功德,特勒碑刻石,记其伟业。使之永垂并州史册,令后任官员效仿。若天下刺史皆如王袭,则魏国定会无敌于天下。”

“石碑现在何处,让朕御览。”

宫九泰让众人闪开,路边现出丈高的大理石碑,因为是刚刚刻就,上面的魏体字清晰明了:

古城并州,位居山西。

人杰地灵,商贾云集。

明君委派,刺史王袭。

勤劳王事,精心治理。

明镜高悬,善理民词。

疏河补路,逢突必济。

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民之父母,亘古第一。

功高盖世,勒石以记。

国之清官,永标青史。(未完待续)

上一章 返回目录 章节报错 下一章
热门小说
天涯客魔临我真不是仙二代百炼飞升录吞噬星空重生之最强剑神我的1978小农庄地球上线牧龙师踏星
相邻小说
未来宝可梦大师公子晋阳文娱图书馆穿回二十年前领养我自己害羞的他成了大众男神带着红楼闯三国学习使我快乐![综]绿帽攻略[穿越]漫威世界的钢铁奥特曼送你一顶绿帽子[快穿]
同作者其他书
白衣侠女 明太祖 武则天 大金帝国 于谦 明成祖 汉武帝 契丹萧太后 隋炀帝 崇祯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