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无错小说网

m.wcxsw.org

91、五十年代农家生活(3)
上一章 返回目录 章节报错 下一章

孟红梅还在三头野猪中添了一头野猪和两头鹿, 这个看着不如野猪重, 一头鹿的价格可不比野猪低, 还更高。

送走孙大虎,宋洪兵还找了设备厂的后勤科科长管亮, 这可是一个油条子,不过人也仗义, 还不错。

也跟着宋洪兵来, 一样的也是两头野猪一头鹿, 还有红梅送的一支十五年的野山参。

忙完一切, 夫妻俩心情愉悦的回到家里, 他们俩背着大背篓, 里面装着野鸡野兔, 红梅的背篓里面都是草药, 这个回去还要处理, 价格卖的更高。

真正敛财的时间就是这半年,后面就是要敛财也不能去省城西京,还是去另外一个城市, 里太平村也不太远, 太平村夹在西京和咸城之间,离咸城百十来里路,也是能发财的好地方。

走到离村里不远的地方, 夫妻俩还拿出来一头狍子,一头野猪,不是最大的, 但是也有四百多斤,一路拖着进村路上很多人都围过来,“兵子,厉害呀,这么大个家伙。”

“运气好,瞎碰上的,大家伙危险。”

宋父听到村里小孩子飞跑过来报的信,带着大儿子宋洪青和二儿子宋洪成,一起过来小儿子家里,还有大儿媳田娟,二儿媳曹英,带着各自的孩子过来,老三家里带回来一头野猪,还有狍子,这是准备自己杀的。村里人都知道只要带回村的猎物基本上都是不卖的,她们高兴,老三家里这么多肉肯定会给亲兄弟分。不会小气的,她们也都是明白人。很多人都以为太平村很穷,其实人家才不穷,只是出山谷的路狭窄,还有一段到省城很不好走的山路,但是这里也安静,没啥糟心的人来村里。

还有就是不缺肉吃,这里背靠大山,真正的大山,可是好东西很多滴,以前自己娘家的小姐妹笑话自己嫁到大山沟沟里面,一辈子受穷,她们知道个屁,自己的日子才不穷呢,虽然不是村里最有钱”的,但是也不是最差的。

院子里面人满为患,基本上院子里面是大人,院子外边全是小孩子,都不会走,宋洪兵让大哥二哥还有自己爹在院子里面忙,自己一人在一边收拾狍子,村长也是宋家人,还是宋有福的堂弟宋有才,他从乡里回来以后,听说了这事,走了过来,进院子就发现人忒多。挤进去就看到一头大野猪,还有一头肥狍子,好家伙,兵子真是长本事了,以前也就是弄些野鸡野兔,最多搞点狍子,现在居然能搞到野猪。

宋父看到堂弟,招招手:“有才,别走了,等会儿咱们一起喝一杯,我让孩子去通知弟妹,家里都来。”

有肉吃还有酒喝,宋有才当然不会推脱,“行,兵子没有受伤吧?”

“没呢,我问过了,兵子说等会儿杀完猪给村子里的几户五保老人送点肉。”

“这个好,分好肉让兵子自己给老人们送去。”

“行。”

兄弟俩都明白是什么意思,宋有福的亲弟弟两家也相继来了,女人们来了就进厨房帮忙,下午一餐饭是早晚饭,肯定很多人吃饭,要摆几桌才行,女人们来的时候都带了一家人要吃的粮食和干菜。

孟家人交了粮食,女的也去帮忙,厨房里面挤的满满当当,厨房外边还蹲了几位洗菜,洗碗的。

夜幕降临前,孟红梅家的院子里面清洗的干干净净,摆上五张桌子,有自家人有关系不错的亲戚,还有孤寡老人,还有一群孩子们。

热热闹闹的,一顿饭吃到夜色深沉,才渐渐散去。

女人们走的时候,也帮着孟红梅把家里收拾的干干净净以后才走。

累了一天,财迷夫妻洗完澡,哄睡孩子,夫妻俩还有劲数钱,妥妥的财迷,特别是宋洪兵在财迷的路上一去不复返。他定下的志愿是在立志以后做个包租公,不做事,好好陪伴红梅,谁知道下辈子自己职业是不是会被提前给卡死。

现在不是农忙时候,男人们也不需要天天在田里干活,宋洪兵买好主屋的青砖还有所有的瓦片,大青石也准备好,地基是按照四层楼房的地基打的,打的特别牢实。

村里的老少爷们有基础的都来宋洪兵家里做工,第一天统一是白帮忙,村里的风俗,要么你不去挣这个钱,要么就要第一天出白工。

每天换着花样的准备伙食,粗粮配上一些酱菜还有三天一次的肉食,大家也知道为啥兵子拼命打一头大野猪,原来是为了盖房子。

大家对好房子是羡慕,也知道兵子家里是拉了外债的,借了老丈人家的钱,自家兄弟家也借了不少。这么好的房子是要倾家荡产的。

因为外债,嫉妒的人很少。

连续两个月,房子已经盖好,房子里面的家具很简单,都是结婚时的简单家具,添置了一个衣柜,还有一个大桌子,最让人艳羡的是主屋四间屋子的窗户,全是玻璃,不是新玻璃,都是一些老窗户里面下出来的玻璃,还有一扇窗户的新玻璃,这是找孙大虎弄来的。

厢房的窗户都是蒙的窗户纸,暂且吧,红梅不急,她想好了以后每年都换一间房子的窗户,宋洪兵家的房子是红梅夫妻俩自己设计的,窗户很大,房间里面明亮干净,宋父和宋母看着这样的屋子就喜欢,儿子儿媳还给他们留了一间房间,坐北朝南,主屋的东屋,他们当然高兴。

宽宽的屋檐,不管到那间屋子都不用淋雨,后面也有一条走廊连接老房子,虽然是土砖屋,但是趁盖房子的机会加固,还有屋顶也换了瓦片,后面是杂物房,分开放东西,院墙是厚厚的土砖围起来的,把前后全部圈了起来,高度也够高,外边是看不到里面的,除非院门打开才能看到里面。

院门结实,是红梅拿出来两扇实木木门,原色,刷上桐油,光亮光亮的,很不错。

“梅子,你不用下田,堂哥他们也来帮忙,有我们就够了,这几天你要弄些野鸡野兔就行,到了夏天,别的肉也放不住。”

“知道了,趁天气好,我还打算一起下田的。”

“你就算了吧,一个人能割多少,太厉害不行的,以后村里农忙你会累死的。”

“也是,我才不要累死。”

还没有搬家,红梅还是有后世的观念,先晾晾,特别是这个刚好是夏天,刚好晾晾湿气,新盖的房子都有湿气,四间主屋地上都铺了石子和青石板,能最大幅度的改善自己的居住环境,孟红梅是不会放过机会的。

这些东西和大青石一起准备的。

最近村里最大的新闻就是新改造的水田大丰收,压弯的稻穗颗颗饱满,不用猜想,也知道他们两大家今年是大丰收。

羡慕,绝对羡慕,当初要是跟着一起改水田,也许就能和他们一样丰收,一亩的产量最低也有四五百斤。

孟宋两家割稻谷的时候,很多人都过来拿两根稻穗在手里掂巴掂巴几下。

“有福大哥,你们家今年可是丰收了,颗颗饱满。”

宋父站起身来看了田埂上的几人,笑眯眯的说:“运气好,今年风调雨顺,给咱们这些人一口饭吃,我看了今年的收成都不错,也不只是我家。稻谷本来比小麦的产量高,看着确实还不错。。”

“嗯,今年是风调雨顺的。收成也比往年好。”

送走几人,宋家人无奈,这几天都是这样,每天都像看西洋景一样,来很多人看,幸好村里和外边别的村都隔着山谷,要不别的村肯定很多人都来看。

很多分田地时摸到水田的人还想着等宋孟两家收完粮食,找他们买点或换点种子,明年也种他们种的种子,种子肯定不错。

十天全部收割完,孟红梅每天除了做饭还负责晒捣稻谷,带大宝,这孩子最近黏人的很,每天都黏着妈妈,看着妈妈晒谷子,还帮着看着,看见鸟啊,鸡啊过来,拿着妈妈给他做的小竹竿哒哒的跑过去赶鸟赶鸡,小竹竿上还有布条绑着。

家里的三头猪也是蹭蹭的涨肉,比别家的都喂的好,每天宋洪兵把猪栏清理干净,家里现在打了一口井,比较深,有百来米,他每天节省挑水的时间就打扫清理猪栏和鸡圈,家里就两头羊,每天也是宋洪兵管的,早上牵出去,找一个青草比较多的地方,绳索长一点,到了中午再移一次,下午再牵回来。

稻谷晒干到入仓也就六个太阳,最后彻底忙完,稻谷全部入仓。家里忙了小半月,这段时间先是帮堂哥家里收割小麦,后来又是自家收割稻谷,相隔也没有多久,都是很累的。

过一天要借牛把田再耕耕,还要种一茬水稻,今年收成好,天气也不错,还能种一茬晚稻,希望能有收成。

这次育秧苗也是宋洪兵自己抽空育的,不过两家的哥哥弟弟都跟过来学,帮助他一起育苗。

农忙真的忙,休息几天,大家又开始新一轮的忙碌,不过这次孟家和宋家的至亲早就在收麦子时就改家里的地为水田按照宋洪兵他们之前的春种时的步骤做,秧苗他们也有让宋洪兵帮着一起育,这次是育在几块田里的,苗是够够的。

宋洪兵家的丰收加大了他们的信心,他们也知道可能这一季是家里最后能做主种什么了,以后真的搞了合作社,可不是自己想种什么就种什么的,田地里面的东西也不能收割完以后就入自己家的粮仓。

只要有收成,大家都干劲十足,第二轮的忙碌又开始了,宋洪兵几兄弟在耕田的时候,另外的几家人已经开始插晚稻。红梅也趁夜色到大家的田里都放了有机肥料。

孟红梅牵着大宝又进山,在外围采点草药,每次都会在不同的山脚,撒下很多荆棘在山脚生根发芽。想到大炼钢时的疯狂,能保护一些山林就保护一些山林吧。

大宝背着小水壶,缩短带子背在身上。神气活现,挺着小胸膛,牵着妈妈朝山林走去,路上遇到人还故意的瞄瞄自己的小水壶,“大宝,跟着你妈妈干啥去?”

大宝为了妈妈这个称呼在村里转悠好几天,告诉人家自己以后叫的是妈妈不是娘,可爱的很,村里人笑了好几天,每次都逗他,这孩子还记得牢牢的,说爸爸说了城里人都是叫爸爸妈妈的,他也要叫爸爸妈妈,不能叫爹娘。

“许伯伯,我随妈妈去采药。”还小说的句子不是很长,但是吐词清楚,这是说的方言,但是也开始学普通话。

“大宝真不错,还会采药。”

“嗯,大宝是棒棒哒的宝贝,徐伯伯慢走。”

孟红梅给他做的类似体恤的短袖,还有到膝盖的小西裤,都是自己做的,很好看,和村里的孩子穿着看着有点像,但是又有区别。

一路上小嘴甜的,见人就笑,还喊人,都记得该喊什么,见人三分笑,说的就是这个小宝贝。

自己找到一条小路,抱着大宝走上去,到了开阔地,放下大宝,母子俩开始行动,这片地方一些日常的草药比较多,家里要备一些日常草药,村里还是有不少人要看病的。这些多备无患,多的放进储物空间时间是静止的,不影响药效。

一边采一边教大宝,“妈妈,大宝贝记住了。”

“妈妈累吗?”

“妈妈渴不?”

“妈妈,大宝贝心疼你。”

大宝的嘴巴就不咋停下来,一直叭叭的说个不停,红梅不知道这孩子是咋啦,像个话痨一样,自己和宋洪兵也不是这样的性格。

“大宝贝,妈妈不累,你要不要休息一会儿。”

“不,大宝贝不累。”

山里一点也不热,太平山里面,温度很低,正是大热天,山里面的温度不会超过十五度,还是最热的时候,到山林里面除了砍伐,要么事先多穿衣服,要么是夏天带一件厚衣服进山。

一只野鸡窜出来,红梅捏住一颗石子打中野鸡,扑棱的野鸡只能乖乖的倒下。小家伙兴奋的跳起来,“妈妈棒棒哒!”

小短腿不停的跑,跑过去捡起野鸡,拖过来。一只肥嫩的野鸡,被红梅扔进背篓的底下。母子俩转移方向到别的地方,别人家里是挖野菜,红梅母子是采草药。

燕京城--首都 军区大院

孟家,孟广元从办公室下班回到家里,一家人都在家里,两个儿子,还有最小的女儿,妻子何玉琴,已经做好饭,端着菜从厨房走了出来,“广元,吃饭了。”

孟京辉,孟京新,都在军校读书,最小的闺女孟梦,在读高中,放暑假,孟京辉兄弟俩在别人假期即将过完的时候才放假回家休息十二天,“玉琴,我已经请好假,你的假请好了吗?”

“请好了,妈说也要跟着去看看。”

“那就去吧,妈也没有见过那孩子。”

“她会认我们吗?”

“不知道,一别就是二十一年,我们没有尽过任何责任也没有只言片语,到了再看吧。”

“嗯。”一家五口说到这个话题都沉默不语。

孟广元在总参某部上班,家里老爷子也住在一个大院,但是住的级别不同,孟老爷子和老太太住在一栋二层小楼里面,孟广元是老爷子的大儿子,老爷子还有一个两个儿子,二儿子孟广明转业在燕京公安局上班,三儿子孟广国在东北军区,也是一号人物。

沉默的吃完饭,老爷子让人来找孟广元一家人,请他们过去。

“爸,妈,(爷爷奶奶)。”

“坐吧!你们是明天去西京吧!”

“嗯!”家里除了孟广元夫妻,谁也没有见过那个刚出生还没有满月就寄养在老乡家的孩子,这些年他们也没有过去找过,之前是一直战乱,后来又是刚稳定,一直腾不时间到西京去接孩子,说实话有时是有假,可是有时也会忙的忘记,忙碌完毕休息,真是没有想起来。

说话的时候老二一家也过来了,还带了不少东西,孟广明的爱人洪学敏,把东西交到大嫂手上,“大嫂,我算了一下时间,大侄女有二十一岁了吧!我也不知道她多高,衣服就没有买,给她买的布料,还有一些别的东西。”

“谢谢你们。”

孟广明就一个儿子京凯,在读大学,以后的规划也是在政府部门上班。

“大哥大嫂,在农村二十一岁的姑娘估计是结婚了,我还准备了两块颜色比较深的布料,你们看着安排。”

这句话一出来,他们心里一阵难过,自己的女儿(姐姐),就这么落户农村了,要是那时没有寄养也许现在还在读大学或者刚刚毕业上班,也不知道这些年她过得咋样。

老爷子没有说话,这个问题他一早就想到了,只是交待大儿子:“别想那么多,以后多帮帮那孩子就是,不能因为她以后在农村就嫌弃,她被寄养是无可奈何,但是这些年风我们一直没有管她是我们的错,刚解放那会儿要是就接孩子回来,她还不会留在村里结婚嫁人,我们做的不好,以后尽量弥补。还有你们四个以后对你们大姐要很好,长大以后多照顾你们的大姐一家。”

“爸妈,我有想法,我想把孩子的户口转进燕京,以后也是有口粮的人,以后有机会还可以回城招工。”

寄养的孩子找到以后随父母迁户口的情况还是有很多的。也是允许的。

“问问孩子自己愿意不,要是愿意就迁进来,以后也能住在我们边上,有什么事情,我们还能帮一把。”

“嗯。”

孟京凯趁机提出要求,“爷爷奶奶,大伯大伯母,我也想去看看大姐,我还能帮着大伯大伯母照顾奶奶提提东西。”

孟广明无所谓,去就去,多到农村看看也好,对他的未来有好处。

一家人商量好,老二一家住在大院,孟广元一家回到自己家,他们家住的是一栋五层的楼房的三楼一套房子,小的三室一厅,不是很大。

带着大包小包,何玉琴和闺女孟梦一起扶着老太太上火车,他们定的票是软卧。三个大人四个孩子,两间软卧。京凯的票是早上才买的票。

太平村,孟红梅母子俩这几天天天上山采药,炮制药材,还在直播商城买了一些药方子自己制药,都是一些药丸,学制药的兴致很高,做的最多的是外伤药和感冒药,没有办法这是家里需要的,还有一些养生丸,是给家里双方的老人做的。

希望他们能身体棒棒哒!以后少些疾病。

制药的时候小跟班也跟在身边,虽然他看不懂,也不会,却萌萌的跟在妈妈身边。

宋洪兵回到家里没有看见老婆和儿子,不过能猜到人在哪儿,走到后面屋子,母子俩果然在后面屋子里面制药,听到嗷嗷叫的猪叫声,他认命的到最后面去看看,唉,老婆又忘记喂猪,从她研究制药开始就成了现在这样,时不时忘记周遭的一切。看来有段时间会一直这样,一个人在后面的厨房热猪食,再喂猪。

歹命咯,人还没有吃午饭却要先喂猪。

搞定猪,又要去做饭,在厨房里面煮饭做菜,中午没事不赶时间还是要吃好的,做了一个辣椒炒腊肉,一个炒青菜,一个辣椒炒茄子,一个水煮豆角。饭盛在饭盆里面,灶里面再添点火,锅巴焦焦的,再用点油围着锅巴倒下去,煎出来的锅巴又香有脆,非常好吃,有时煮锅巴粥吃,也非常好吃。

作者有话要说:  祝小天使们,端午节快乐!么么哒!

有小天使说青砖屋怕过几年炼钢时被拆,不怕的,这个问题问过老人们,只要是有人住的就不会被拆,成分早就划过的,不能说这两年拉饥荒盖的屋子就是富农或者别的不好成分。

谢谢美妞们的支持,比心。

读者“陌上行”,灌溉营养液 202018-06-17 09:09:24

上一章 返回目录 章节报错 下一章
热门小说
重生之最强剑神我真不是仙二代百炼飞升录我的1978小农庄天涯客吞噬星空踏星牧龙师地球上线魔临
相邻小说
临时保镖我只想安静的做神豪超级任务系统之一秒百亿神豪神豪:开局奖励上亿跑车从零开始的亡灵之主从我是特种兵开始签到神级系统我能一键签到空间之超时空商人娶个姐姐当老婆玉户朱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