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无错小说网

m.wcxsw.org

第二十一章 长沙奇遇
上一章 返回目录 章节报错 下一章

部队行进的行列像一条土黄色的巨龙,蜿蜒曲折地在翠绿的中南原野上蠕动。千万人的步伐,由近及远地汇成了犹如无数条小溪低语似的沙沙声。

随主力部队出发的30多位团员,没有一个中途退却的。其中,杨菊花是出了名的小个子,大家都亲热地叫她“矮子”。然而,在行军路上,她却是抬担架最多、救人最多的一位。

行军伊始,面对日益严峻和恶劣的困难,团员们们提出了一句口号:不掉队,不带花,不当逃兵,不得八块钱。当时部队有条纪律,如果有人在途中跟不上队伍,就会被寄养在老百姓家里,组织上留下八块钱作为生活费。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团员们之间结下了深厚的战斗情谊。这种情谊是以生命为代价的。翻过九宫山界后,部队进入了湖南地境。瘦长个发突然发高烧,并拉起了肚子,来势非常凶猛,连路都不能走了。大部队是不可能因为某个人而改变行程或者放慢速度的。于队长征求瘦长个的意见,是否把他寄放在老乡家里。瘦长个连话都说不出来了,但就是不肯拿八块钱。杨菊花见状,主动向于队长请求,让她来照顾瘦长个随部队一起行动。

一路上,杨菊花将自己和瘦长个的背包都背在自己的身上,挽着极度体弱的瘦长个,还削了个棍子让他支撑着。渴了,饿了,她就去找水,就着茶缸一起啃几口冰冷的干粮。有几次,瘦长个看到矮小的杨菊花累得气喘吁吁,实在过意不去,含着眼泪说:“菊花,你走吧,把我留下,不能牵连了你……”,杨菊花毫不犹豫地回答:“不!我们都不能倒下!革命还没有成功,只要我在,我就不能把你一个人留下!”她的话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同志们,前方我们已经打了大胜仗!消灭了敌人三个师!我们要赶快赶路呀!”夏云派出的宣传人员用快马传递着胜利的消息,他们在部队行进的沿途路口进行宣传,鼓舞着部队顽强行军的士气。

这一招是很管用的,部队的行军速度马上快了许多。

刘政委骑在马上,不断地表扬着夏云,说“她就是有点子,是个好苗子。”

“她和马光都是有能力的人,多好的一对!”高师长赞许地说道。

“就是夏云心里还有心结哟,”刘政委叹口气道。

“慢慢来吧,解开心结有一个过程的。”

“允许别人犯错误,也允许别人改正哟。”

“时间是检验一切的试金石。”高师长说完,策马疾驶而去。

“等等我,一起走哇!”刘政委在后面追赶着。

夜幕降临了,部队在一处小村子宿营。

开饭前,战士们拿着碗,排成队,各连队值班员在指挥唱歌。歌声此起彼伏,刘政委听到后,感到有点不大对头。他把夏云叫到跟前,说道:“现在什么时候了,怎么还是在唱《向江南进军》?《打到南京去,活捉蒋介石》?我们没有新歌呀?”

二连长也凑过来说道:“你们听听,我的连队还在唱《大叔大婶救救我》,一群大老爷们敞开嗓门一起哭,像话吗?没有一点阳刚之气,哪像一点打了胜仗的兵?夏副科长,你想想办法,快点给咱们部队写首新歌吧!”

夏云说道:“是啊,我一定尽快地想办法解决。”

晚饭后,夏云来到南工团的营地。她找到了陆原。陆原,1922年11月出生于河北省丰润县汤家嵩子村。1942年,20岁的他参加了八路军。文化程度不高,但酷爱写作,尤其喜欢音乐。抗日战争后期,他曾经到延安抗大一分校学习,抗战胜利后来到冀东军区独立第13旅宣传队,现在参加了南工团。

两人正在交谈,有一个戴眼镜的青年走过来。陆原连忙介绍说,这是岳仑,我刚刚认识的朋友,他擅长谱曲。正好我们一起干。岳仑伸出手来,说道:“我认识你,夏副科长,你很有名气的。”

“不客气,我们都是战友呀。”夏云谦虚地说。

夏云回去后向刘政委做了汇报。建议起用他俩。师党委很快做出决定,陆原被任命为师文工团的文美分队长,岳仑任音乐分队长。

很快,他俩就依据解放军从松花江打到湖南的战斗历程,共同完成了一首新歌——《人民战斗员》。交给夏云。夏云把这首歌拿到部队去试唱,战士们却反映冷淡,都说歌词老了,没有一点新意。

当时师里正在开展“写自己,忆过去”的业余创作活动,在连队的黑板报上、晚会上,快板、诗歌、顺口溜,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夏云向陆原推荐了一首从连队黑板报发现的叙事诗《枪杆诗》,其中几句就是:俺本来是一个老百姓/放下锄头来当兵……,看到这首诗,一下子给了陆原创作的灵感和启示,陆原不禁想起了一首抗日歌曲中的“老百姓/老百姓/扛起枪杆就是兵”的歌词。两下加起来掺和,陆原嘴里就冒出了《我是一个兵》的歌词:我是中华一个兵/来自苦难老百姓/打败万恶的日本鬼子/消灭反动的蒋匪军。

过了几天,陆原找到了岳仑。饭后趁大家出去洗澡的功夫,他俩在司务处宿舍的木板阁楼上,全神贯注你一句,我一句地反复推敲着,满身是汗也顾不得擦。最后他们将陆原的七字一句的歌词修改成为了长短句:“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打垮了日本狗强盗/消灭了蒋匪军。”

岳仑吸取民歌乐曲和鼓点节奏,一鼓作气谱出了《我是一个兵》的曲调,谱曲几乎冲口而出。不到二个小时,这首传世之作就在两个激情满怀的解放军战士手里产生了。他俩旋风般地来到夏云的办公室里。

歌曲写出来了,首先让文工团试唱,大家一听歌词就十分高兴,认为简单、质朴、有力量。所以不到1个小时就合唱、轮唱全会了。接着师部又在直属连队教唱,不到一袋烟的功夫,战士也学会了。甚至连驻地的老乡和儿童听几遍后,也能唱出来。

夏云琢磨了几天提出建议,将原词中“帝国主义敢来侵犯”改成“谁敢发动战争”。陆原直夸夏云改得好。战士们形容这首歌,说道:“这歌儿唱着痛快,起劲儿,又充满光荣感和责任感。”“唱着这首歌,真比吃红烧肉还香呢!”新歌拿到部队里教唱,立即引起部队极大地反响。大家反映说,这首歌歌词明快,朗朗上口,很有号召力、感染力。节奏感强,鼓动性大,发力上劲。

很快,《我是一个兵》这首歌红遍了整个部队,部队的士气明显地高涨。夏云因此受到了师政治部的嘉奖。

部队过咸宁,占岳阳,很快就到达了长沙城。

长沙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是历史上有名的“楚汉名城”。也是一块历尽战火摧残,几度兴衰的多灾多难的城市。

长沙之名的由来,众说纷纭,各种说法多达五种,至今尚无定论。是因为地名来源较多,各说都有一定的依据。长沙地名来源之多,也正好证明了地名文化的丰富内涵。长沙历史上因屈原贾谊的影响而被称为“屈贾之乡”。

长沙历史源远流长又历尽沧桑,饱尝战乱之苦,远的不说,就是在抗日战争中蒋介石的“焦土抗日”就让长沙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1938年11月12日晚的“文夕大火”,成为长沙城最为悲惨的事件,全城各种历史文化遗迹几乎损失殆尽。这次大火是长沙历史上毁坏规模最大的一次人为的火灾,也让长沙与斯大林格勒、广岛和长崎一起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毁坏最严重的城市。

文夕大火毁灭了长沙城自春秋战国以来的文化积累,地面文物毁灭到近乎于零。长沙作为中国一个2000多年城址不变的古城,文化传承也在此中断,在历史研究上造成无可估量的损失。这场恐怖而又无情的大火一直延烧了5天5夜,造成了空前的浩劫。3000多人在大火中丧生。90%以上的房屋被烧毁,共计5.6万余栋。大火造成经济损失100多亿元,长沙的“文夕大火”与“南京大屠杀”、“花园口决堤”史称抗战时期三大惨案。

来到长沙城,夏云甭提多高兴了。这是她梦萦魂绕的故乡、思念已久的家乡啊!前方战事报来,白崇禧正在调集兵力,以防解放军的重兵合围。这个“小诸葛”谨慎的很,而林彪也正在瞅准战机。两军属于对持阶段,马光所在的部队也就暂时按兵不动。

难得部队放一天假,夏云和马光准备到杨裕兴面馆吃一回手工鸡蛋面。

说起杨裕兴面馆,却还有一些来历。“杨裕兴的面,徐长兴的鸭,德园包子真好呷”,这是在湖南长沙广为流传的歌谣,说的是长沙三种脍炙人口的著名小吃。

杨裕兴面馆,创办于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距今已有55年的悠久历史。店主杨心田,是长沙本地人,他利用省吃俭用节余的积蓄,在三兴街租下铺面,开设粉馆兼营汤圆,为图利市大吉,取“富裕兴盛”之意,将之命名曰“杨裕兴”。因他所做的汤粉质地上乘,味道鲜美,一时食客蜂拥,生意兴旺。到1922年,杨心田便获得了丰厚的回报,于是购置了房产,扩大门面,增加了不少品种花色。1934年,杨心田年老病重,便将店铺交由其子杨菊掌管,杨菊苦心经营,于1937年在青石桥又开设了分店,雇工40余人,日销售额达400块银元。

然而世事难料,1938年长沙那一场“文夕大火”,将三兴街、青石桥二店毁于一旦。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前夕,两店合并于青石桥,次年建成三层新房,占地70多平方米,声誉更盛,生意更兴,成为楚汉古城长沙首屈一指的著名面馆。

杨裕兴面馆之所以能够享誉百年,是因为其产品的质量和风味有独到之处。其面条全部采用手工擀制,面质优良、精细均匀,下锅不粘不稠,吃起来极有韧性。其油码选料考究、制作精良、色香味俱佳,60多个花色品种各具特色,顾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喜好自主选择。最受顾客青睐的有本鲜面、酱汁面、虾仁面、鸡蛋面、卤子面等品种以及“七星伴月”寿面宴。

他俩来到面馆,进来就受到服务员的热情迎接。并招呼到临窗的小桌旁等候。坐在这里,街道上的街景一览无余。一会儿,两大碗面条就端上来了,热气腾腾,香味扑鼻。他俩放好随身携带的武器,端起饭碗就吃了起来。“百年老字号,味道的确不错。”马光边吃边评价地说。

吃完面,付完钱,他俩刚要起身,突然外面传来一阵嘶叫声。夏云隔着玻璃窗一看,是几个人围着一个女人在拉拽,那个女人发出撕心裂肺的哭叫声。夏云觉得那个女人身影有点面熟,声音也好像在哪儿听见过,但隔着窗户,有点看不清,听不清。

她急忙出门,马光也紧跟着出来。来到人群跟前,夏云扒开人群,挤了进去。她挥手制止住那几个男人的行为。说道:“你们是干什么的?为什么在这大街上欺负一个女人?”

“什么?我们欺负她?您问问她,让她说是怎么回事。”领头的是一个塌鼻子。

“不管是什么事,你们都应该到政府去解决。”夏云说道。

“你们政府管这样的事吗?”塌鼻子看夏云穿的是军装,故意这样问道。

“现在是人民政府当家,当然要为人民做主的。你没有去,怎么就知道我们不管呀。”夏云理直气壮地说。

“好,好,我不和你们说。走着瞧!”塌鼻子看见夏云背后还有一个大个子军人,正虎视眈眈地看着他。就带着人,泱泱地走了。

夏云上前去,扶起那女人。又帮她去捡丢在旁边一个破皮包。待夏云转过身来,定神一看,她不禁愣住了:“这不是李文桐吗?”

“李大姐,李大姐,我是夏云呀!”夏云在呼唤着那个女人。

那个女人抬起头,失神地望着夏云。眼前这个女解放军是谁呢?怎么这样面熟呢,是她在叫我大姐吗?

“大姐,李大姐,你不认识我了?我就是住在你家里的夏云呀。”夏云急切地说道。

“李大姐,我是马光。”这时,马光也上前搭话了。

那个女人这时才明白过来,看清楚站在她面前的两人,的确是曾经住过她们家达一年之久的夏云和那个马光。

“李大姐,你是怎么来到这里的?他们怎么这样对待你呀?”夏云问道。

“说来话长了,一句二句是说不清楚的。”李文桐艰难地从地上站起来,身子晃了晃,差点昏倒。看来,李文桐好久没有吃东西了,还是先去吃点东西充饥后再说吧。夏云心里这样想道。

夏云扶着李文桐,来到附近的杨裕兴面馆,要了一碗面,递给她。李文桐狼吞虎咽般地很快就吃完了。夏云又要了一碗,她没有客气,也很快地吃了个一干二尽。

他们三人出了面馆,来到了一个僻静之地。就是爱晚亭。爱晚亭位于岳麓山下。亭阁坐西向东,三面环山。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为岳麓书院院长罗典创建。根据唐代诗人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山行》的诗意命名的这座凉亭名闻天下

*青年时代,在第一师范求学时,就常与罗学瓒、张昆弟等人一起到岳麓书院,与蔡和森等朋友们聚会爱晚亭,纵谈时局,探求真理。

他们在亭内刚刚坐下,李文桐便迫不及待的将她的情况细细地道来:

“你们走后,政府对我们家很不错,每月都发一定数量的抚恤金,我父亲是按烈士对待的。逢年过节,都有人来慰问。只是,我家没有儿子继承父亲的事业,我是个女人家,根本不懂经营,致使药店越办越差。每月都是入不敷出。眼看撑不下去了,就转手让给一个河南的学徒了,他也姓李,反正没有交给外姓嘛,他对我也不错,按时给租金。可是,他也难啊,经营得十分艰难。我过惯了安逸的生活,我得自己找个出路呀!”说到这儿,她低头沉思着。

枫叶之中的爱晚亭,被微风吹拂着,有着一丝丝凉意。身旁的水池中,一大堆白色的、黄色的、金色的有一尺多长的大鲤鱼在水中上下翻腾,密密麻麻挤在一起,好不热闹。一对情侣在不远处,一边依偎着,一边把食物抛向水中。

“后来,我认识了在国民党军队当军需官的老范。他可是个好人,也是陈清华发展的地下党员。石花镇解放了,他当上了石花镇税务所的所长。我俩慢慢地好上了。我的生活发生了变化,日子过得很惬意。可好景不长啊,他在湖南的老家里还有一个童子亲,因为他长年不在家,那女孩慢慢长大了,又和别人好上了。还有了孩子。这下事情闹大了,家里叫他回去处理,。他和我说好,回去后妥善处理好此事,他不会难为那个女人的。处理好以后,就和我光明正大的结婚。”说道这里,李文桐的脸上泛起幸福的光彩。

“前不久,老范来信说,让我来湖南一趟。”李文桐接着说道。

“我借了盘缠,来到湖南这里。可我来后,就怎么都和老范联系不上了。不知道他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住在旅馆里,钱也花完了。刚才就是旅馆的人,追我问我要钱呢。我哪里有钱给他们呢?”李文桐伤心地说道。

“谢谢你们,幸亏遇到了你们。”她感激地说。

“那你打算怎么办呢,你让我们怎么帮你呀,尽管说。”马光说道。

“我没有一点办法了,老范家的地址,我也不晓得。”李文桐忧虑地说道。

是啊,如果老范找不到,李文桐可是举目无亲了。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谁来帮她呀?我们又是军人,随时随地要上前线的。夏云心里在想。

马光把夏云拉到一边,悄声地对她说:“动员她参军,和我们一起走,行吗?”

“是个好主意。我来问问她,同意不?”夏云指着马光的鼻子,夸奖地说道。

夏云走近李文桐的跟前,说:“你愿意参军,和我们在一起吗?”

李文桐睁大双眼,惊异地说:“你们要我吗?”

“要,一定要,我回去就和师长说。”夏云肯定地说道。

“好,那我跟你们走。”李文桐高兴地笑了。

夏云领着李文桐回到了营地,见到了高师长和刘政委。高师长一听,说道:“好哇,我同意。我们部队又增加了新鲜血液了,你夏云也增加人手啰。”

刘政委嘱咐夏云和马光,“你们一定要好好照顾她。她是李老先生唯一的女儿,现在参加了革命队伍,李老先生地下有知,他会很高兴的。现在你们走到一起来了,今后都是革命战友,大家要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哟!”

走出门口,李文桐别提有多高兴了。她再三向夏云表示感谢。夏云笑着说道:“你这就是客气了,我们本来就是好姐妹。我在危难的时候,你不是也在尽力地帮助我吗?”

他们有说有笑地来到军务科,办理了入伍手续。又到军需科领到了军装。回到住处,李文桐就迫不及待地换上新军服,她在房东那个破旧的梳妆台前,对着镜子照了又照,镜子里映出一个漂亮的女战士的脸庞。红晕晕的脸蛋,白泽泽的皮肤,衬着绿色的军衣,红色的领章,好似一朵出水芙蓉。

夏云看见她一副娇柔幸福的摸样,开心地笑了。夏云说道:“我都有点嫉妒你了,你长得那么漂亮!”

李文桐走过来,倚在夏云的肩膀,说道:“夏云,你才漂亮呢。我们没有一个能赶上你的。那天晚上,你来到我家,我弄水给你洗了澡,换上我的衣服,那真是漂亮妩媚,我当时都看傻眼了!天底下还有这么漂亮的女人!”

“你又在麻我了,我没有你漂亮哟。人家老范真是有眼光、有福气哟。”

两个漂亮的女人在那里,你一句,我一句地聊起家常来。

“我没有你有福气的,那么多男人在追你。哎,我的那个表弟,熊清泉可是真的喜欢你哟。他和我说过好几次了,就是追不到你。”李文桐有点吃醋地说道。

“好哇,你这是在报复我呀,看我饶不饶你!”说完,夏云举手佯装要打她。

“哎,我在湖南没几天,就听说湖南妹子骚的很,是真的吗?”李文桐赶快换了话题。

“你在瞎说,听哪些人嚼舌根子?”夏云搂着她的头说道。

“难道不是吗?”李文桐想刨根问底,继续追问道。

“是的。我承认。不过,湖南人地道的表述是,‘蛮骚的嘛’,”夏云一本正经地讲了起来。“湖南人形容一个女人好,经常用一句话,就是“蛮骚的嘛--”。初次听到,还以为是说这女人*不堪呢,可接触湖南人久了,听多了,你也就会慢慢悟到这句话的多种含义。这就有点像东北人说女人“浪”一样,既有形容女人性感、妩媚、妖艳的一面,也有形容女人聪明、水灵、机敏的意思。就像那首东北民歌当中唱到的那样:

大姑娘美大姑娘浪,大姑娘走进青纱帐。

这边的苞米已结穗,微风轻吹起了热浪。

夏云一边说,一边动情地唱了起来。

“不过,说实话,一方水土一方人,湘山湘水孕育出来的湖南女人,非常有灵性.吃着辣椒长大的湘妹子,骨子里透着一股不服输的劲,辣而不泼,勤劳朴实,凡事霸得蛮。从田间农妇到写字间的白领,从政界的风云女强人到商界女精英,湖南女人得到的尊重,是靠自己一点点做出来的,坚韧而不失柔情。”夏云真诚的说道。

“湖南女人是,七分温柔三分泼辣。 提起湖南女人,人们首先想到这句话:湘女多情。其实,湘女的多情,并非对谁都多情,她们只对自己喜欢的人多情。 湘女不喜欢你的时候,像辣椒没剖开,你感觉不到味道,只能看到外表红扑扑而可爱的颜色;湘女一旦喜欢你,那股劲儿,火辣辣的,想拒绝都难。” 接着,她补充说道:

“都说四川女人泼辣,湖南女人温柔;其实,湖南女人是七分温柔三分泼辣。不过,湖南女人的辣,往往辣到好处,这种辣,你多半不觉得难受,还会觉得有滋有味。 湖南女人的温柔,不是简单的温柔,这温柔像酒,有后劲,有感情寄托。湖南女人懂得以柔克刚,以温柔控制男人的霸道。有句话说,男人统治世界,女人统治男人。这句话用在湖南女人身上,很适合的哟。 ”

两个女人在一起,谈得好亲热,好投机,好开心。夏云说话时,一直保持着那种低沉的语调,闪动着一双像泉水一样亮晶晶的眼睛。

她好久没有像今天这样,向闺中好友倾吐心事,畅谈女人心中的秘密。作为女人,在战争环境里,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失去了性别。战争,只要勇敢,只要坚强,只要智慧,只要生命。不要美丽,不要温柔,让女人走开。

渐有暖意的红太阳,像一只温柔可爱的小牛犊,紧紧蜷伏在东方地平线上,不愿出来活动。田野的土地已经松软,橘子洲头上的嫩草闪着翡翠般的新绿。

前方的捷报不断传来, 9月13日,衡宝战役打响。

解放军西路军主力由桃源、常德一线出发,分路向芷江挺进,先头部队第三十八军沿川湘公路及资水向沅陵、溆浦昼夜疾进,在沅陵以西一举击破敌暂编第一军后,于18日夜占领沅陵,19日占领溆浦。

第三十八军第一一二师主力继续向辰溪前进。湘西地下党领导的湘西纵队配合第一一二师向辰溪进击,21日攻占辰溪。同日,解放辰溪县城。守敌无暇组织抵抗与实行破坏,大部向西南逃窜。

这样,解放军攻击矛头直指白崇禧的所谓“湘粤联合防线”的西翼据点、国民党湖南省政府临时所在地芷江。当解放军向沅陵、辰溪急进时,白崇禧将第一〇三军自永丰西调。该军第二三四师第七〇〇团于27日进至怀化花桥,构筑工事,与解放军第三十八军第一一三师驻中和铺以南部队形成对峙,企图阻止人民解放军前进,掩护芷江之敌转移。

为攻下芷江,第三十八军于辰溪地区稍事集结后,便兵分三路奔袭芷江:第一一二师、第一一四师直插芷江以西;第一一五师由北向南逼进;第一一三师沿川湘公路攻击前进,三面包围芷江。同时,第三十九军由石门、公安一线挥兵南下,攻占了安江(今黔阳),并派出第一五二师阻击可能由宝庆而来的西援之敌,保证芷江的解放。

夏云所在的部队急促地向前运动着。战士们已经连续行军三天四夜了,还是没有接到就地待命的命令。马光现在已经是先遣团的团长了,他依旧行进在部队的最前面。他看了看手表,是凌晨四点钟。他决定部队就地休息一个小时。

团政委赵亮走过来,他是一个知识分子出身的军人。早先是燕京大学的学生。后来参了军。他有知识、有文化,上进心很强,作战也很勇敢,特别是枪打得准。赢得了基层官兵的喜爱。做政治思想工作很有一套,不讲大道理,善于用一些具体的实例来打动战士的心灵,启发大家的阶级觉悟,具体生动,便于接受。

他和马光组班子,是完美组合。相互配合,相互弥补,上级交给的各项工作(战斗)任务,在团里总是迅速得到落实,经常被刘政委所表扬。这不,他看到马光这几天很累,但还是走在部队的最前面,和战士们打成一片。就说道:“团长,你趁机会打一下盹,我到前面看看。”

“好吧,尖刀连是大个儿李带队。”马光知道老伙计在关心他。

马光找到一棵低矮的、有碗口粗的树,坐了下来,他的头歪靠在树干上。-------

“他发现他站在一个坡度不大的山岗上,天上飘着几朵被阳光照耀成金黄色的云块,除了云块,就是蔚蓝色的天空。天空的远处,是天地合一的地平线,在那遥远的地方,升起了一幅蘑菇云状的图案,现在展现在马光眼前:阿凡提的童话世界,基督山伯爵的海岛,还有福尔摩斯诡异的、在英国伦敦大街第108号的侦探寓所--------。”

他正要向福尔曼招手,忽然听到夏云在叫他。是夏云的声音。可他用眼睛巡视四方,没有看到一点夏云的踪迹。他好迷惑,夏云还在喊他。啊!这回看见了,夏云从一棵小树下面出现了。他激动地跑了过去。看四周无人,他伸出双手想抱她。她躲闪着,有点不高兴。马光问她怎么了?她突然哭了。他急忙追问,夏云就是不愿意回答。最后,她让他抱了。他们在一个山坡上并排坐了下来。

马光感到好兴奋,他们好久都没有像这样单独在一起了。坐了一会儿,夏云说她要到坡下看看。一眨眼,夏云就不见了!马光好焦急,她到哪儿去了?他到处寻找,找呀找,他又听到了夏云的叫声。循着声音找去,发现夏云正被一伙歹徒欺负,夏云被他们压在地上,欲行*------,马光大喝一声:“住手!”

他的手被人抓住,他醒了!眼前的人,不是夏云,而是赵亮。原来,赵亮巡视完尖刀连后,就转回来找马光。见他发出呓语,就摇醒了他。

“老伙计,是不是又在想夏云了?”赵亮对他知根知底,关心地问他。

“是的。哎,不说这个了。你说说,我们一直是这样的行军,是不是有大仗打了?”马光想考考赵亮,试探性地问道。

“是啊,我有这种感觉。上级肯定有重要的安排了!”赵亮回答道。

两个战友在那里探讨着未来战局的走势。休息的时间到了,部队吹起了出发号,部队浩浩荡荡地又向前行进着。

就在马光他们在前面行进时,师部接到上级的加急电报,党中央要在北京成立中央人民政府了!要建国了,这可是一件振奋人心的大事啊!上级要求,迅速在全军传达开来。并利用这个特大喜讯,鼓舞全军的士气,激励全军指战员们奋勇杀敌,打好最后一仗,拿下大西南,解放全中国。

同时要求,宣布的时机要把握好。建国消息的宣布,是由*主席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的向全世界宣告,定于10月1日上午10时。部队宣传把握的时间要适当,不能提前,也不能拖后。*主席宣布后,部队就立即宣布这个重大消息。

师政治部立即行动起来,刘政委召集各科室负责人研究布置工作。

夏云建议,要立即制作有关的标语、口号,以提高宣传效果,扩大影响。考虑到部队还在行军中,召集大会不可行,可在部队通过的路段,要道,提前设置固定标牌,由专人负责,内容用布遮盖,时间一到,就迅速揭开。宣传口号以各种形式散发,可以写在背包上、枪杆上、行军锅上等地方,部队行军一路,宣传一路,让广大人民群众及时了解、相互转告这个重大喜讯,分享喜悦。

关于先遣团的喜讯传达问题,夏云建议,考虑到他们离大部队较远,先遣部队实施的是无线电静默,可派人骑马去,及时传达、宣布喜讯。

刘政委赞许地点了点头,同意她的建议。至于派谁去先遣团呢?夏云自告奋勇,要求派她去。刘政委说道:“好哇,我同意。去了还可以看看马光嘛。”政委的这句话,说得夏云脸刷地红了,“政委,什么时候了,您还在开这个玩笑。”夏云有点不好意思了。

今天就是10月1日,夏云交代好科里宣传相关事宜后,已是上午9点了。她急忙喊上李文桐和另一名战士,骑着马就出发了。

早上还是阴霾的天气,这会儿,太阳露出了笑脸。乌云在慢慢地散去。

夏云他们一路上策马飞驰,把山岚、村庄、河流远远地抛在身后,很快他们就赶上了马光的队伍。看到马光,一下马,夏云就急切地问道:“ 现在几点钟了?”

马光有点不解,心里想,你不是刚刚到吗,怎么就急着要回去了?见夏云那急切的样子,他连忙伸出手来看表。一看,时钟正好指向10时。看到时间到了,夏云立即转过身去,面向行进的队伍大声喊道:“同志们,现在我宣布一个重大喜讯,刚才我们的*主席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地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听到这个特大的喜讯,马光、赵亮他们的眼眶里立即噙满了泪水。是啊,多少年来,中华民族饱经了多少苦难,中华儿女经历了多年的奋斗,终于换来了今天的辉煌胜利,牺牲了的烈士们,你们终于可以安息了,你们不是盼一个红彤彤的天吗,你们不是为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奋斗吗,今天,你们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马光和夏云相拥而泣,他们这一对夫妻,当时参加革命,就是为了不满封建制度,追求自身解放而参加革命队伍的,随着革命觉悟的不断提高,上升到了为民族解放,为劳苦大众翻身,为新中国的建立而奋斗了。今天,他们的理想愿望终于实现了!

*主席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消息,迅速在人群中,在老百姓中传递开来。特大喜讯传到了前线部队,正在浴血奋战的指战员们群情振奋,战斗情绪更加高涨,战士们高呼着“打到广西去,活捉白崇禧!”“将革命进行到底!”等口号,冲上敌阵。行军途中的许多战士把这些口号写在背包上、枪杆上,写在日记里,家信中,激励着自己英勇杀敌,决心为新中国的成立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请看第二十二章《哥俩相认》。(未完待续)

上一章 返回目录 章节报错 下一章
热门小说
地球上线吞噬星空我的绝色总裁未婚妻踏星百炼飞升录天涯客重生之最强剑神我真不是仙二代牧龙师我的1978小农庄
相邻小说
仙凡战争天才杀手武神鼎异度奇兵之鄱阳鬼窟鬼泣一梦苍生天雷掌控者重生之机器枭雄回到大清当宰相狼行异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