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无错小说网

m.wcxsw.org

第109章难民何处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章节报错 下一章

原本作为天选之子的朱温,这几年接连不顺。

自己用了小一年的时间,终于把李晔抢回了长安。

这边刚要消停,东边的青兖就出了事。

同时,那个什么德王小屁孩就要出京去南阳。

原本自己还亲自测试过的,他就是个贪财好色的纨绔小王爷,谁知他去了南阳就接连走了几步好棋。

先是和赵氏联姻,获得了荆襄的大力支持,一下就在南阳站稳了脚跟。

还招募难民,开荒种地。

这样安心种田的王爷朱温是喜欢的,只要不关心政治,干啥都行。

原本预计王师范几个月就能平定,谁成想竟和自己硬扛到了现在!

致使迁都计划一再拖延。

趁着自己和王师范攻伐的时候,荆襄南扩,把荆南拿下了。这步棋使南阳系的实力大大增强,这是自己的失误啊,当初就应该及时制止。

翻过年来,淮南、河东、青兖、荆襄就联手围攻自己,搞得自己兵力捉襟见肘,一时间手忙脚乱。

而那个被自己忽视的德王竟然带兵进京,把自己留在关内的大军灭了。

还让关内的李茂贞服软,杨崇本放权。

此时,朱温虽然恼火,可他依然看到了机会。

只要李裕这个时候登基称帝,他就可以联合朝廷旧臣反对李裕。

到那时,他就会功败垂成。

自己的机会不就来了吗?

李裕非法登基,他可以不承认,这样大唐的皇帝就没了,自己登基顺理成章。

谁知,这个李裕不按套路出牌。

竟然放着皇帝的宝座不要,返回了南阳。

致使自己偷袭南阳的计划也破产了。

不仅如此。

他还趁着自己忙于战事的机会,一举打进了湖南,把马殷赶去了衡阳。

搞到现在,连江西都归了他,是可忍孰不可忍。

河南道全境滴雨未下,今年的粮食将颗粒无收。

好在淮南撤兵了,青兖的旱情也很严重。

自己只与李克用用兵河北。

还好,还好。

细作为自己弄回些粮食,虽是杯水车薪,但也解了燃眉之急。

放眼天下,旱情缓解的只有南阳、荆襄和荆南等地。

朱温看着地图发呆。

自己有军队二十多万,没有粮食是很可怕的。

去哪里就食呢?

他的手指很自然的滑向了南阳。

一是南阳距他最近,二是南阳这几年一直丰收,不去他这打秋风去哪?

嗯,秋收一过,定要打进南阳。

即能解恨,又能解决粮食问题,一举多得!

这样想着,他的嘴角露出了笑容,把张浚被斩的坏消息都忘记了。

“主公,各州的难民太多,现在都往汴州聚集,恐怕要出事啊。”

李振皱眉说道。

“呃,难民?”

朱温一缕胡须看着敬翔说道:“送去南阳可好?”

“哦?这是个好主意!”

敬翔这段时间也在为难民发愁。

这么多张嘴要吃要喝,汴军连年征战,粮食本就紧张,这一干旱,灾情就非常严重了。

“主公之策甚妙,南阳不是在关内收拢难民吗?咱们主动给他送去,看他要不要。”

李振排着马屁。

“嗯!他要是不要,就是沽名钓誉之辈,要是收下,他的粮食怕也得吃光。”

敬翔当然也不示弱。

“马上去办,让难民去南阳。”

……

京师长安。

关内各州的难民面对如此的饥荒,根本扛不住。

更何况朝廷本就没有多少存粮。

刚刚缓转的关内经济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

长安城外的旷野上,黑压压的都是人流。

粗粗一看,竟有几十万之众。

长安城各门早就关闭了。

城里的百姓都只能稀粥度日了,哪里敢去救济城外的百姓。

自从朝廷下达诏令,让周围各镇招募关内难民以来,只有为数几镇开关放行了。

蜀王王建就放行了部分百姓。

他虽放行了,可还是挑挑拣拣,只要青壮和年轻妇女,老人孩子一概不得入境。

冯行袭也招募几万难民,用来充实自己的州县。

至于河东、河北、河南,他们自己都自身难保呢,哪还有余力安置关内的难民?

只有南阳李裕,敞开了怀抱往里放人。

他原来的计划是把难民安置在南阳、荆襄和江西。如今看来,这样是安置不了的。

于是他与老丈人们商量,把这些难民往南方安置,尤其是那些洞蛮之地,这样可一举多得。

即安置了难民,也改善了当地人口结构,使少数民族地区更加稳定。

在李裕的带动和要求下,赵匡凝的荆南、赵匡明的湘北、马殷的湘南都敞开了怀抱。

衡阳马殷,经过战争的洗礼,湘南各州的人口数量下降不少,急需补充。

赵匡明的朗州、澧州、辰州、溆州等洞蛮之地,更是人口数量下降,能有汉人来定居也是赵匡明想要的。

长安宫城。

太极殿。

今天的朝会开的有些郁闷。

主题就是京师的粮食和难民问题。

这几年,荆襄和南阳连续给长安输送贡赋,加上关内回收到朝廷手中的州县,也多少能产出些粮食,一下子让长安的粮仓充盈起来。

各衙门官员补发薪俸也有了盼头,军队也养了五六万,一时间,上至皇帝,下至吏员都觉得大唐中兴了。

太子李祚更是意气风发,每日幻想着自己继位之后,如何大展宏图,征服天下。

可一转过年来,进入了到了天复六年,形势急转直下。

老天爷对整个大唐实施了干旱政策,连续几个月滴雨未下。

很多河流干涸,大江大河水量急剧减少。

像个别重视水利的地方尚有灌既用水,没有水利设施的地区,则只能等着老天爷开恩。

普天之下,干旱成灾。

大批的难民逃离家园。

关内各州县的难民只能往京师跑。

不是说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么?

我们这些百姓没吃没喝,你皇帝管不管?

难民的回答很直接,早早的跑来京师等着皇帝救济了。

至于朝廷的答桉,则是一纸诏令,把这些难民推了出去。

其他藩镇朝廷也指望不上,就盼着南阳的反应了。

李裕倒是反应快,积极响应朝廷的号召。

可是去他南阳的通道也只有这一条,这段时间已经把大批难民送走了。

可长安周围的难民太多,每天都有人饿死在城外。

运送尸体的差役都有几百人,忙都忙不过来。

“圣人哪,再不救济怕出乱子啊,死的人太多了,咱们至少也得施点粥啊。”

独孤损须发皆白,颤抖着声音奏道。

“独孤相,咱们哪里还有粮食啊,城内外还有几万大军要吃饭,城里百官人人都得要俸禄,这点粮食一撒手就没了。”

崔胤皱着眉头。

“是啊,这点粮食是我们的胆气,不能施粥。”

柳璨虽然也知道城外的苦难,可他还是硬着头皮不同意放粥。

“要不让南阳来关内施粥?”

崔远此话一出,所有人都像看傻子似的看着他。

崔远老脸一红,都囔道:“大不了就准了他镇南军节度大使的官职……”

“咳咳。”

高台上的李晔看着朝堂下的众臣为了施粥争吵,心烦起来。

这日子怎么过成这样了?

刚过上两年舒心日子,就闹饥荒。

唉,要不就准了裕儿的镇南军差事?

“承旨,下诏书,任德王为镇南军节度大使,持节。”

“崔爱卿,马上办理手续。就让南阳在关内设立施粥点,让他加快难民的转运。”

“就这样,散了吧。”

众人心头一松。

不管怎么说,总算有了解决的办法,总比没人管强吧?!

至少这些大臣有了心理安慰。

现在不仅是丹水上有几百艘木船日夜运送着难民,如今在鲁阳关和方城关前,也挤满了黑压压的人群。

守关军兵如临大敌。

早有急报直飞襄阳。

李裕这几天处理了细作大桉,心里踏实不少。

至少这个潜伏在身边的炸弹解除了。

接到鲁阳关、方城关的急报,他先是一愣,而后就明白了。

往年,南阳招募流民,朱温辖区管控极严,根本就没人从这两处通道来南阳,很多都是从淮南辗转而来。如今突然出现了这多难民,不用说,这是朱温故意的。

“呵呵,想用这样的阳谋来打击我?”

他想明白其中的关节,把王厚协找来商议对策。

这几天,王厚协忙得找不着北了。

以前有张格帮着张罗,现在就他一人,如何忙得过来?

“主簿,朱温用此阳谋,如何破之?”

王厚协也看出这是朱温的计策。

即能减轻他属地的粮食压力,又能给南阳添乱。这样的阳谋确实难办。

不收,德王的仁义之名怕是不保。

收,自己的粮食压力太大,往哪里安置这些人?

他沉吟半晌,也没想出好主意来。

李裕心里有点着急。

那都是活生生的性命,不能让他们在关前等死。

“放他们进来吧,先集中安置在房州。”

上一章 返回目录 章节报错 下一章
热门小说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神印王座2皓月当空宇宙职业选手我有一剑明克街13号光阴之外7号基地唐人的餐桌神秘复苏深空彼岸
相邻小说
最强弃婿权少的极品萌妻风三娘超体穿越抗战,我哥是张大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