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无错小说网

m.wcxsw.org

(三)胡家沟金矿
上一章 返回目录 章节报错 下一章

胡家沟地处吉黑两省交界,与高句丽国毗邻。大清国时期,归黑龙江管辖。满洲国后,划分到吉林额穆县名下。

胡旺的祖上在清光绪年间从关内逃荒到此落户,开荒种田。不经意间发现门前一条小河里有沙金,慢慢循着源头,寻到一条金脉。此事一经传开,山里山外的人都蜂拥而至,胡旺祖上便联络当地一些人,购置了火枪等武器,驱赶外来户淘金。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股势力,胡旺的祖上就做了金矿的大掌柜。随着金子越淘越多,势力慢慢也就越来越大。后来,干脆也不阻止外乡人进入淘金,但淘金者,每日要上交所淘金的百分之八十五的金沙才行。至此,胡家的财产像滚雪球一般的越滚越大。此地,也就顺理成章地以他的姓氏为名,称为—胡家沟。

大清国不允许个人私自开采金矿,多次派清兵剿杀无果之后,兼之胡旺祖上又以馃匣装金,酒篓装银大肆贿赂吉林将军,受了朝廷的招安,得了一个五品先锋官的封号,胡家沟金矿也被正式归入大清官办金矿。每年除了上缴一定数量的金子外,其余的都归自己所有。

传至胡旺这一代,他更是变本加厉地克扣和盘剥淘金的工人。胡家沟的人,背地里都把他叫做“活阎王”。

满洲国后,“满矿”公司来进行收购,胡旺也使用了祖上百试不爽的贿赂手法,让出大部分股份给日本人,自己留下一小部分股份,才保住了矿主的地位,就是这一小部分的收入也蔚为可观。

接到抗日义勇军的信后,胡旺嗤之以鼻地笑了。每年都会收到几封这样的信,他都会置之不理。虽然他也风闻过抗日义勇军第一军的名头,但固若金汤的城堡和近两百人的队伍,都足以让他高枕无忧。他就住在矿上的祖屋;一个四周修建了围墙和碉楼的堡子里。且不说这里有满洲国警察署派来护矿警察队一百多人,关东军驻矿的士兵也有三十多人,不仅训练有素,而且装备精良。单是自己家请的二十多人的护院,都是十里八村枪法好的炮手。所以,他有足够的胆气,来置若罔闻。

夏天的炎热已经过去,秋高气爽的天气总会让人心情舒畅。胡旺也不例外,耳边听着秋虫在柳树上鸣唱,嘴里吃着刚从深井里浸泡好的西瓜,看着几个工头在给新招来的五十多名淘金工人讲金矿的规矩。最近两天,已经招收到一百多口音;南腔北调的青壮劳力。这些人良民证上所显示的住址也五花八门,有河南,河北,山东,山西,最远还有四川来的。当地人只有三五个,神情木讷,表情呆滞。一看就是那种;只知道吃饭干活,让他往东不敢往西的主儿。看着,看着,他满意地笑了。

每天都有辞工不做的本地乡民。这些乡民也是在挂锄以后,想赚一点外快来补贴家用。现在又是秋收时节,许多人都要赶在入冬前,把地里的庄稼收拾稳妥,否则一年的收成就会付诸东流。因此,每年的这个时节,也是金矿工人最难招的时候。好在不断有大批关内的难民涌入,也解决了淘金工在这个季节青黄不接的问题。

一转眼已经是十月底了,山峦在瑟瑟的的秋风中开始枯瘦,随风飘逝的落叶预示着一个成熟的季节在渐行渐远,随之而来的将是漫长而寒冷的冬天。

胡旺近些日子心情大好,不仅金矿的产量日丰,每天要收一大碗;足有一升的金子。而且,他还刚从高句丽的一家艺坊买了一房小妾,无论模样和身段都属上乘,尤其是卧榻上的技艺,更是让他欲仙欲死,宛若登上极乐世界一般。

深秋的夜晚凉爽而舒适,胡旺喝下了丫鬟端来的一杯“三鞭酒”后,就急匆匆地和小妾上了炕,刚刚入港之际,就听到外面响起了枪声,“砰砰砰”“突突突”一阵激烈的枪声过后,天地又恢复到一片宁静。胡旺来不及穿戴整齐,套上裤子,光着上身就跑上了碉楼。

“咋回事儿?”胡旺向站岗的两个护院问道。

“老爷,您自己往外看看吧。”一个护院哆哆嗦嗦地答道。他的声调就像三九天掉进了冰窟窿,刚刚爬上来和人说话一样。

胡旺一把扯开这个护院,向外一望,只见堡子下,一簇簇的火把把天空都映红了。几十具尸体被横七竖八地摆在足有几百手持长短枪人的面前,一看衣服就知道是日本人和满洲国警察的死尸。胡旺“噗通”一声坐在地上,一股滚烫的液体贴着大腿流了下来,转瞬变得冰冷。

“胡矿主,我们是抗日义勇军第一军的人。前几天给你捎过信,看你也没有时间答复,我们就亲自来拜访了。”

胡旺对城堡还抱有着一丝希望,对着两个护院声嘶力竭喊道:“喊上所有炮手,都上碉楼,开枪打跑他们。”

“老爷,您也不看看胡子多少人,您刚才没看到人家还有迫击炮吗?”一个护院说道。

胡旺拽着一个炮手的衣襟,勉强站了起来,扶着墙垛定了定心神仔细向外张望;果不其然,两门迫击炮已经架好,几个手持炮弹的人已经蓄势待发。站在最前排的十几个人,分明就是前些日子招来的淘金工。胡旺这才明白,为什么今年招工没费什么力气,而且,这些人并没有像往年所招工来的人,要求涨工钱。想到这里,胡旺知道大势已去,眼下还是保住性命要紧。

“各位大王,掌柜的,都怪兄弟一时糊涂,怠慢了各位,我马上就派人把枪送出去。”胡旺战战兢兢地喊道。

“让你家的炮手把枪都扔出来吧,还有,这十几天我们兄弟的工钱一起给算了吧。”一个身材有些瘦小人说道。

“大王,工钱怎么算啊?”胡旺带着哭腔问道。

“就二十碗金子吧。你家有女眷,我们也不方便进去取,也包好了扔下来就行。”一个连鬓络腮胡须的大汉说道。火光下,他的胡须竟然是红色的。

“各位大王,大爷,金子都是日本人的,我交给了你们,日本人会要我命的。”

“你家存的金子不止二十碗吧?要不要我们兄弟之间进去拿啊?”瘦小的人喊道“不用,不用,我马上回去拿。”胡旺踉踉跄跄地走下碉楼,回到自己房间,打开一个铁柜子,一边往帆布袋里装金沙,一边心疼得直掉眼泪。除了给日本人的,自己一年是白忙活了。

黑夜过去,黎明来临的时候,志民,豹子,孙二宝他们已经走在回山寨的路上。看着身边一百多号做了十几天淘金工,晒得黝黑,却兴高采烈的弟兄们,还有二百多人志愿加入到抗日义勇军队伍的淘金工,志民和孙二宝都开怀大笑起来。

事后,伪满洲国《额穆县志》粗略记录了此事:大同二年十月,匪百余众,佯淘金劳工入胡家沟矿,伏十余日后暴乱。戮寐日本帝国士兵三十,警察二十余。劫金二十升。(未完待续)

上一章 返回目录 章节报错 下一章
热门小说
我真不是仙二代百炼飞升录我的1978小农庄牧龙师我的绝色总裁未婚妻吞噬星空踏星天涯客地球上线魔临
相邻小说
重生后霸总成了妻控斗破:我萧炎,不弃不馁!龙姬传毒妃掐指一算:王爷,今日宜和离重生特烦恼漫威灾难防控预案斗罗大陆外传斗罗世界污染2042:大灾变修神终结者四合院:大茂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