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无错小说网

m.wcxsw.org

第268章 组建丧葬服务公司(二)
上一章 返回目录 章节报错 下一章

在罗方的一番运作之下,天道门增添了一块新业务,这块业务将为他们带来丰厚的利润,同时这块业务也能够成为孕育三代弟子的摇篮。

现在公司刚刚成立,只要将底子打好,未来将有着无限的可能性。

秦朗站在三尺讲台之上,对着下面的员工侃侃而谈。

“治丧,俗说做白喜事。因古人认为人终有一死,人死是驾返仙乡,去极乐世界再造辉煌。华夏传统丧葬礼俗复杂而完备,场面隆重、肃穆,其中虽有许多迷信习俗,但其更多地是寄托了生者念祖怀亲之情,表达了生者对逝者的敬孝。从华夏丧葬礼俗中可以体会华夏人独特的生死观。”

“首先第一阶段为送终。当人的生命垂危之时,其亲属要守护在其身边,直到其去世,这种习俗就称为送终。生离死别是人生中最痛苦的事,特别是为老人送终在传统丧葬中尤为人所看重,并以没有给老人送终为毕生遗憾。丧葬礼俗是人生最后一项礼仪,标志着人生旅途的终结,因而俗称送终,古代被称为凶礼之一。”

“孟子强调了送终丧礼的重要性,他认为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焦循正义说孝子事亲致养,未足以为大事。送终加礼,则为能奉大事也。在古代华夏族极重丧葬礼仪,送终之礼在各代也均有记载。”

“汉代董仲舒在曾说,圣人知之,故多其爱而少严,厚养生而谨送终,就天之制也。宋代司马光曾说,陛下念允言服勤左右,生亦极其富贵,死又以三事之礼为之送终。清代姚世玉在诗中也有写道,绣得罗襦几回着,送终犹是嫁衣裳。”

“人在弥留之际,儿孙及其直系亲人都必须在床侧守候,要保持安静,不能喧哗,更不能哭泣,目送其去世。为老人送终以子女到齐为福气好。”

“民间旧俗,在人临危之时,家人要先为其沐浴更衣,此俗在周以前就有。这时的沐浴和生人一样,洗发、擦身、修剪胡须和指甲。为将逝者更衣,即为其脱去旧衣,内外穿上新衣。”

“旧俗认为死者如果是没穿好衣服就咽气,是光着身子走了,家人会内疚。古代,为死者更衣又被称为小敛,就是为死者穿上人葬的寿衣。”

“我们的公司想要开的专业,每个人就必须掌握详细的步骤含义。在为客人解释的时候,能够将我们的专业最大化的进行展现,让他们心中安宁。另外也要结合客户所在地区,因为每个地方的习俗都是完全不同的,决不能通过一勺烩的方式解决他们的问题。”

“寿衣多用绢棉做成,取卷恋、缅怀之意。衣裤的件数,忌双喜单。寿衣往往有许多求吉驱邪的讲究。例如,在北方汉族的习俗里,死者贴身穿白色的衬衣衬裤,再穿黑色的棉衣棉裤,最外面套上一件黑色的长袍。整套服装不能够有扣子,而且要全部用带子系紧,这样做是表示带子,就是后继有人的意思。在死者的头上要藏上一质挽边的黑色帽,帽顶上缝一个用红布做成的疙瘩,用来驱除煞气,人们认为这样做对子孙是吉祥的。”

“湖南湘中地区,寿鞋袜要由女儿或女性亲属做。寿鞋底钉七星,意为愿亡者足踏星月,登天成仙。佤族在为去世的老人穿寿衣的时候,除了穿上死者平时所穿的衣服之外,还要在外面套上一件反过来穿的新衣服。”

“这是因为在佤族传统观念里,不能把死者平日所穿的旧衣服脱掉,这样死者的灵魂回来能认识自己

的身体。而把外面的新衣服反过来穿,是为了让死者知道自己已经死了。沐浴更衣后,要将将逝者从卧房移到正屋明间的灵床上,守护他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刻。”

“旧俗认为人若死在卧床上,灵魂就会被系在床上无法超度。有的地方也把死者是否在灵床上逝世看做是子女是否尽了孝道的标准。如果死者之上还有长辈,则死时不移入正厅。”

“现在来说第二个阶段初终。由于传统观念和迷信思想的影响,长期以来,民间普遍认为人死而灵魂不灭,死亡不过是灵魂和肉体的分离,人死后,灵魂不仅仍然和人保持着密切联系,而且还可以投胎转世。”

“因此,亡者咽气后,亲人要拆去帐子,意为让亡魂出去。还要进行多项初终行事的仪节,寄托自己的哀思。”

“有的地方停尸讲究男正女侧,即男性死者仰卧,女性死者侧卧。停尸的方向是头朝北,脚朝南。安置之后,要有一块布盖在死者脸上,有的用布,有的用一张麻纸,古代称为面衣,据说春秋时的吴王夫差是始作俑者。”

“东汉应动的《风俗通义》中说,夫差不听伍子胥的劝谏,以至国破身降,临死时觉得不好意思在阴间再见到先死去的伍子否,让人给他脸上蒙了一块绢帛才咽了气。人们沿用这一习俗,却不是因为死者生前做了什么亏心事,而羞于在阴间见到先死的人。有的说,是家人不忍见死者之面。有的说,是由于死者咽气后面容不太好看。解释不同,究其实都是表示对死者的尊重,让死者安息。”

“现在讲举哀阶段。在迷终时讲究不能哭。古人认为是死者正在绝气之际,哭迷了路,死者的灵魂就无所归宿。或者认为泪水落在死者身上,会出现走尸、僵尸等不祥事故。”

“民俗相信,亡者咽气后,魂魄已离开躯体,哀悼者方可举哀哭泣,并烧化纸钱,俗称烧倒身纸、下炕纸或奠魂纸。烧纸的寓意在于以金钱贿赂阎王,买通小鬼,放死者灵魂附体,重回人世。”

“烧过纸钱以后,久久不见死者复生,家人才再也忍不住,放声大哭起来,俗称嚎丧。儒家以哭泣辟踊指捶胸顿足、非常悲痛表示丧亲之痛,而佛教则认为8小时内神识未离躯体,既不可移动其身躯,也不可号哭,以免死者心有贪念。”

“接下来为含敛。传统丧俗中,举哀后,要用石头或银纸易枕,垫高死者头部,进行含殓,即将银币或古铜钱含于死者口中,叫做口含钱。这一习俗由古代含玉的丧礼衍变而来。”

“死者的亲属不忍死者空口而去,在其口中放入玉石一类物品和谷物。后来一些地方直接把饭放在死者口中,则名为含饭。民间认为死者口中含钱、含饭入殓,这样到阴间才不会挨饿。随后要在死者的头、脚两处各点上一盏油灯,再供上一碗米饭,这碗米饭又叫倒头饭,意思是让死者吃上最后一碗饭,持灯照明,走上通往另一个世界,也就是阴间的路。”

“在诸多繁杂的丧事中,第一件大事便是报丧。亡者逝世后家人要尽快地向亲友通报死讯,因要去的亲友家很多,时间又紧迫,便要赶紧奔走,故又称之为奔丧。”

“报丧起源于周代,称作赴告或告,亦省作赴。在《礼记·杂记》中已有记载,天子崩,要告诸侯和全国,诸侯一般应立即奔丧。诸侯薨,首应告天子,同时归还天子的玉珪。天子闻丧后,一般应痛哭示哀,辍朝,赐赙帽,也就是送给丧家的车马财物之礼,赐谥,亲自或派使臣代表前往致悼。”

“重臣死,亦如之,并立即令有关部门为其治丧。近代民间,父母长辈逝世,多采取由丧家晚辈或请亲邻至戚友、亲族家叩头报丧的形式,子孙须戴重孝。如路遇亲故,要就地叩头报丧,对方不必还礼。现在发布的讣告,也是源于古代报丧之礼,报丧除长辈和至亲由孝子亲自上门外,一般的亲戚朋友都使用告。”

“还有的人家干脆在大门口贴上一张讣文,以示广而告之。到了现当代,人们又利用新闻媒体和现代通讯手段来报丧,在报纸、电台发告,或是打电报、打电话,藉以让亲友尽快地奔丧。”

“报丧同样百里不同俗,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报丧方式。公司在运营的时候同样在这方面马虎不得。在广西一带,按照旧规矩,响三次火炮就表示报丧,这叫做报丧炮,然后派人告诉给亲友。”

“也有的地区在死了人的家中要拿白纸扎成旗帜立在门前作为报丧的信号。还有的地方,报丧的人到亲友家门不能径自入内,必须要等在门口喊屋里的人,等到他们拿一铲子火灰撒在门外之后,才可以进门报丧。”

“在江浙一带,报丧习俗是用伞来暗示的。不论天晴天雨,报丧者都要用右手倒挟一把雨伞,俗称倒挟报死伞。这个特殊的标志,使他一路得以方便,其他人不会在路上同他啰嗦。报丧者到了目的地不能进屋,雨伞要伞柄朝下,放在门外。亲友一看来者的这般举动,就知道是来报死讯。”

“在东北一带,是用在门外悬挂纸条的方式来报丧的。纸条数是以死者年龄的不同来确定的,一岁一条,另外加上两条,表示天和地。并且他们以死者性别的不同来决定悬挂纸条的位置,死者是男性则悬挂在门的左面,死者是女性则悬挂在门的右面,人们一看到门口的纸条就知道这家死了人,死者的寿数,是男是女,就一目了然了。”

“也有地方报丧俗规非常严格,丧家如果死的是男性,必须由房族侄子到亲戚家报丧,死的如果是女性,则由儿子、女儿给外婆家报丧。”

“报丧的孝子要头上裹白布,戴斗笠,手上拿一条白布巾,脆在娘家或外婆家人的面前哭报丧事,哭报完之后马上回家。在外地的亲人如果收到一封焦头信,指信封的一角被烧焦或者开口信就可以知道这是报丧信。”

“接下来讲一讲主丧、食相、孝子。主丧者是操办丧葬事宜的主人。由于丧礼仪程繁琐,清规戒律甚多,精有疏忽,就会造成礼仪不全和失礼,一是对死者不恭,二是对吊唁者不礼,所以在操办丧事时,必须请有威望、有经验、阅历深、会办事的长者帮忙料理。”

“古代将指引宾客、赞礼的人员称为傧相,由于丧主悲痛,孝子忙于跪接亲友,故丧事安排、礼仪施行,均由侯相主持。”

“孝子是死者的儿子、孙子、重孙,其中长子、长孙、长重孙为正孝子,他们的孝服与一般不同,特点是孝布较长,鞋上罩一层白布,在后跟半寸左右现出鞋的本色,腰间系草编的绳带,手持哭丧棒。服重孝者则披麻戴索,俗称披麻戴孝。”

“旧时亲属需根据与死者关系的亲疏远近,穿戴不同的丧服,叫成服。在报丧的同时,家中卷属便要遵制成服。成服制度历代延续并有所变化,到现在已没有那么严格的讲究。”

“即便如此,大家还是需要了解五服制度。遵礼成服基本上分为五等,即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组麻,五服各以亲疏为等。”

“斩衰为五服中最高的一级,服丧最重,历代非常重视,斩衰是用最粗的生麻布制作,断处外露不维边,不言裁割而言斩者,取痛甚之意。丧服上衣叫衰,所以称之为斩衰。一般服期为三年。”

“古代诸侯为天子,臣为君,男子及未嫁女为父,承重孙,长房长孙为祖父,妻麦为夫,都需要服斩衰。”

“齐表是次于斩衰的丧服,用粗麻布制作,断处缉边,所以称之为齐衰。齐衰的服期分三年、一年、五月、三月。一般,为继母、慈母服期三年,孙为祖父母,夫为妻服期一年,为曾祖父母服期五月,为高祖父母服期三月。”

“沿袭至清代,所有的夫为妻,男子为庶母、为伯叔父母、为兄弟及在室姐妹,已嫁女为父母,孙男女为祖父母,都需要服齐衰一年。”

“大功是次于齐衰的丧服,使用粗熟麻布制作。服期为九个月,大功又叫做大红。在清代,凡为堂兄弟、未嫁堂姐妹、已嫁姑及姐妹,以及已嫁女为伯叔父、兄弟,均服大功。”

“小功是次于大功的丧服,用稍粗熟麻布制成,服期为五个月。清代,凡为伯叔祖父母、堂伯叔父母、未嫁祖姑及堂姑,已嫁堂姐妹、兄弟妻、再从兄弟、未嫁再从姐妹,又外亲为外祖父母、母舅、母姨等,均服小功。”

“缌麻为五服中最轻的一种,用较细熟麻布制成,服期为三个月,清代,凡男子为本宗之族曾祖父母、族祖父母、族父母、族兄弟,以及为外孙外甥、婿、妻之父母、表兄、姨兄弟等,均服缌麻。”

“五服之外,还有一种更轻的丧服,即袒免,亦即所谓素服。袒是露左臂,免是用布从项中向前交于额上,又后绕于譬。一般为同五世祖的亲属服穿。明清时,素服,以尺布缠头。”

“到了清末以后,五服制逐渐被服孝替代。服孝分以下三种,第一种为重孝。子女为父母、妻为夫、承重孙,子亡,长孙按子成服,为祖父母,着素服、束麻绳、头戴孝箍,女顶白长巾,服穿麻边白鞋。在停灵期、三七、五七的居丧期都要服孝。”

“轻孝侄女为叔伯父母、堂叔伯父母、姑父母顶白布短手巾,孙为祖父母、外祖父母、伯叔祖父母戴孝帽,外甥、外甥女为舅父母、侄为伯叔父母戴孝帽或顶白布手巾。停灵期服孝,其后则除。”

“全破孝,只限于内外亲吊客,每人一条白布手巾,葬后即除去。”

“有的祖父、祖母亡故,孙辈穿孝服,帽子前沿正中缝一用红绒扎成的圆球,布鞋加罩白布面,俗称封鞋,鞋跟处不封死,留一宽缝,加缝红布一条。”

“鞋脸正中各缝一红线球。孙女无帽,则头扎一白布宽带,于前额正中部位缝红绒球一个,鞋同孙男,这三个绒球称缨儿。”

“另外,外祖父、母死亡,外孙、外孙女服孝时也要带缨,红线球按男左女右,缀于孝帽和封鞋的偏侧,俗称歪缨。现在孝服改为佩戴黑纱,红绒球则缀在黑纱上。”

秦朗一边在讲台上为员工们讲述着丧葬事宜,同时一边用眼睛扫视着全场观看着他们的举止行为。

这个公司将是天道门筛选三代弟子的摇篮,品行这一点需要长期的接触才能够判定,但是做事的认真程度是否专一,通过在听讲的阶段就能够看出一二来。

此刻在台下,有的人正奋笔疾书,有的人则是将手机开启了录音功能进行录音,还有的在咬着笔杆不知道心思已经飞到哪里去了。

看到这里时,秦朗也不禁感觉有些好笑。

社会与学校其实在本质上又有什么区别呢?

很多学生在学校的时候最抵触的就是学习,当他们进入社会后,却依旧不得不面对一个又一个未曾涉足的领域,只有需要努力学习才能把工作做好。

所以从这一点上来看,社会真的是一所大学堂啊……

上一章 返回目录 章节报错 下一章
热门小说
重生之最强剑神地球上线我真不是仙二代魔临吞噬星空牧龙师百炼飞升录我的绝色总裁未婚妻我的1978小农庄天涯客
相邻小说
重生嫡女很迷人都市绝品兵王绝世极品兵王极品兵王龙婿极品小兵王重生之嫡女有毒重生之嫡女世无双四合院:从截胡秦淮茹开始重生之绝世邪凤猎场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