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无错小说网

m.wcxsw.org

第160章 私访 下
上一章 返回目录 章节报错 下一章

见徐光启神情低落,朱由校忙又鼓励了两句,将科学院的前景描绘的天花乱坠。

可徐光启却早已麻木了,他不再轻易相信皇上的话,而是沉吟了一下,开口问道:“陛下,臣若担任了礼部尚书,那农业署又该怎么办?”

朱由校一愣,却立即反应过来,“爱卿可推荐一个人选担任。此外,农业署仍归你统管。”毕竟,经学院和科学院都是些吃力不讨好的活,这农业署还是留给徐光启吧。

徐光启点点头,又谢过皇上的恩典,才开口问道:“陛下,你此次巡幸臣府,不知有何要事?”

言外之意,皇上,你有事说事,没事就该走了。

听出了徐光启语气中的疏离和不满,朱由校却并没有动怒。这倒不是他多有涵养、多有城府,而是他对徐光启的观感不错,知道徐光启的为人。

在朱由校的心目中,徐光启除了学贯中西,是个大学者外,为官、做事也都是一流的人选。可人无完人,徐光启也不例外。也许是太过看重数学、农事等技术活了,徐光启的身上,常带着一种技术人员的天真,而少了几分官员的圆滑。不过,这也正是徐光启的魅力所在。

刚才,朱由校将一些吃力不讨好的活给徐光启,便是看到了这点。要是换了个人选,必定会当场请求致仕,给皇上一个脸色。而徐光启却不会,只要给他绘制一个美好前景,就可以骗的他走下去。

于是,朱由校笑了笑,四平八稳的坐在椅子上,品起茶香来。

皇上不动,徐光启自然不能赶皇上走,只好陪坐在一旁。

而黄嘉善,虽巴不得皇上离开,自己也从徐府闪人。可也只能端坐在一旁,等候皇上吩咐。

大约过了一柱香时间,朱由校才轻轻地放下了茶杯。

“徐爱卿,朕这次到你这里来,是因为刚刚接到陕西奏章,心中有点烦躁,才出来走走。”朱由校徐徐说道。

“陕西奏章?”徐光启一愣,“陛下,陕西出什么事了?”

一旁的黄嘉善,也坐直了身子,静静地看着皇上。

“陕西官员联名上奏,”朱由校苦笑了一声,才接着说道,“自入冬以来,陕西干旱少雨,明年必定受灾。”

自做皇帝的那一天开始,朱由校便担心着北方的灾情,而陕西,更是他关注的重点。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讲,还要比对建虏的关注要大。

为了不让陕西因连年受灾而引起民乱,朱由校更是做出了许多安排。

粮食配给制,陕西是关内的第一个;年初安排各省水利、道路建设,陕西更是直隶外的头一份。就连内阁,也保持着一个陕西籍的阁员,随时准备着收拾陕西局势……

正因为有了这么多的安排,朱由校才有闲情逸致来巡幸徐府。否则,徐光启早就被火急火燎的召进宫里去了。

“陛下,”听到陕西受灾,徐光启便坐不住了,他站起身来,着急的奏道:“既然陕西受灾,臣愿代天子宣慰陕西,主持救灾事宜。”

黄嘉善也是一脸的着急,“臣也愿往。”

“两位爱卿忠于王事,朕心甚慰。”见两位大臣争先恐后的为自己分忧,朱由校只觉的好笑。赈灾就这样积极,那以前都去做什么去了?难道就不会想个法子,防止灾情出现?

心中诽谤了两句,却也知道这两个人的官声都不错,朱由校就不再多说什么。稍顿了一下,朱由校又开口讲道:“不过,两位爱卿也不必太过担忧,陕西虽然受灾,可也并无大碍。就连陕西巡抚乔应甲的奏章山,也只是要求明年减赋税而已。”

“这,”徐光启和黄嘉善面面相觑,迟疑了片刻,才由徐光启问道:“陛下,这陕西的受灾面积,可是不大?”

“全省四分之三的耕地,都受到了旱灾,你说大还是不大?”朱由校白了徐光启一眼,没好气的问道。

“可这样大的灾情,陕西巡抚乔应甲又如何能说无大碍?”徐光启简直有点出离愤怒了,这陕西巡抚乔应甲,不是在残民以逞吗?

“陛下,臣弹劾陕西巡抚乔应甲,欺君罔上,残民以逞。”黄嘉善已经坐不住了,他站起身来,愤怒的喊道。

“臣附议。”徐光启也是一脸愤慨。在他的脑子里,怎么也不会相信,一省之地,四分之三的耕地受灾,还是无大碍……

“两位爱卿,你们这是怎么了?”朱由校却做的四平八稳,故作不明的问道,“哦,朕明白了,你们是不相信陕西巡抚乔应甲的话吧?”

“陛下,”徐光启向前一步,“陕西巡抚乔应甲的话太过虚渺,臣请皇上派出钦差,详查此事。”

见徐光启脸红脖子粗的,朱由校暗自好笑,却也不敢再戏弄下去。他端起茶杯,慢条斯理的喝了口茶,才缓缓说道:“两位爱卿,难道你们都忘了粮食配给制了吗?”

“粮食配给制?”徐光启一怔,却看见黄嘉善也是一脸迷茫的看着自己。

“对,粮食配给制。”朱由校又重复道。

“……据陕西巡抚乔应甲讲,自发现旱灾以后,陕西粮行便向他保证,决不让陕西饿死一个人。那些粮行的股东,还主动提出,去外省运粮入陕呢。”朱由校得意洋洋的宣布道。

看着两位重臣的脸色,从迷茫到震惊,再到狂喜。朱由校觉得,这下子可收到卖票钱了。

徐光启终于明白了过来,皇上这是显摆来了。可仔细一想,心中更是大骇。“难道皇上的那些布置,都是有的放矢……”

徐光启刚要询问,却听见黄嘉善迷惑不解的问道:“陛下,这陕西粮行,难道就这样忠君爱民,勤于王事?这里面,会不会有诈?”

“有诈?”朱由校正洋洋得意,却听见黄嘉善浇冷水,顿时便不高兴了,“有什么诈?”

“陛下,”黄嘉善看看徐光启,声音却低了八度,“自古以来,朝廷就不允许民间私自赈济百姓,以防其收买人心。这陕西粮行,如此兴师动众,是不是……”

见黄嘉善一脸你知道的神情,朱由校的肺都快要气炸了。这是个什么人啊?你自己不想着掏钱救济百姓,别人救济,你还说三道四?

刚要发怒,却又觉得不对,“黄爱卿,朝廷为什么不允许民间私自赈济百姓?”朱由校迷惑不解的问道。其实,这也是朱由校心中的一个谜团。中华五千年文明,儒家又素以‘仁’为思想核心,可为什么中国就出不了一个比尔盖茨般的慈善家?这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这,”黄嘉善脸上一阵尴尬,迟疑了片刻,才轻轻地说道:“先秦之时,齐国大臣田氏,私自赈济百姓、收买人心,最后成功取代了姜姓,成为了齐王。自那之后,民间私自赈济百姓,便成了违法之事……”

朱由校一愣,还有这种事?再看向徐光启时,却见徐光启也正在点头。

“ma的,没学问真害死人,等回去后,一定要好好翻翻这段书。”朱由校心中暗下了决心。

“爱卿所言倒也有几分道理,可这陕西粮行却有所不同。”朱由校将黄嘉善的话一言带过,却又给粮行辩解起来,“这个粮行,可是有朕的股份,也算得上是皇商了。朕出面救济百姓,那些皇商应声而动,这总可以了吧。”

朱由校暗自庆幸,自己当初,顶着大臣的反对,在粮行里入了股份。否则,这粮行,今天非被撤了不可。可又一想,却觉得不对。

“黄爱卿,你都把朕绕糊涂了。”朱由校一脸不满的看着黄嘉善,指责道:“粮食配给制是朝廷的决策,陕西粮行只是做生意的,又算的上哪门子赈灾?他们根据朝廷的法令做生意,难道也不可以吗?”

“这当然可以。”黄嘉善一愣,连忙应道。心中却一阵懊悔,我怎么忘了,这粮行里面,有内廷的股份。而向百姓卖粮食,更是要真金白银。

想了想,黄嘉善又出主意道,“陛下,即便如此,也当派钦差去陕西宣慰,让百姓都知道陛下的恩德。”

“爱卿所言甚是,”朱由校微微颔首,又对徐光启说道,“明天,内阁便报个人选上来,派到陕西宣慰一番。”

徐光启连忙应诺,可黄嘉善还是有点不解,他想了想,又问道:“陛下,陕西既然受灾,百姓生活必定困乏。可这粮行却是做生意的,自然不会让老百姓赊账,那些百姓买不起粮食,又该怎么办?”

“黄爱卿,难道你忘了?朕在陕西,开了许多工程,有水利、有道路,这些都是可以挣钱的嘛。”朱由校十分不满的看了黄嘉善一眼,心想,你这人,今天怎么这样笨啊?

见黄嘉善还是迷惑不解,徐光启终于开口讲话了。

“黄大人,这陕西巡抚乔应甲号称无大碍,还真不是虚言。”徐光启一一向黄嘉善解释道:“首先,陕西粮行的股东,大都是陕西本地之人。粮行本就有平价售粮、防范屯奇的义务,那些陕西的士绅,也不愿污了自己的名声。这受灾之后,必定会全力运粮,不让百姓受饿。

此外,陕西一省,更是在年初申报项目之时,得了许多项目。这些项目,都是朝廷出钱,乡绅带着本族子弟干的。朝廷有规定,凡去承包项目的乡绅,都要自己供应手下工役粮食。那些乡绅,也不会为了点粮食,而在本乡本族失信于众……”

“原来是这样?”黄嘉善这才恍然大悟,再看向皇上的眼神,便有了许多不同。“那些工役,在工地上时,自然有工头供应粮食。而他们的家人,也可以拿着工钱去买粮。陛下的这个法子,可真是太妙了。朝廷不用花费一文钱,便可以让陕西平安,真是良策……”

朱由校一脸谦虚的点点头,心中却暗自得意。

“你们两人,还少说了一样。乡绅供应工役的,都是自家的粮食,或者是买来的民间粮食。这样即可以削弱乡间豪绅的实力,又可以减少灾情影响、稳定民心,这才是朕真正的目的……”朱由校心中自语道。

心中得意了一番,朱由校才想起此来的目的。他看向徐光启,笑道:“虽说乔应甲嘴硬,不要朝廷救济。可朕觉得,这陕西局势,还有一点不足,如不及时解决,必定会影响日后赈灾。”

“那点不足?”徐光启急忙问道。

“粮价还是太贵,”朱由校淡淡一笑,却直指要害,“陕西粮行所售粮食,都是些米面。虽然吃着好吃,可也不是那些贫民所能买的起的。况且,稻米和小麦的产量都太低,朕也不可能拿全国的粮食,供应陕西一地。”

“这个,”徐光启的脸上一阵尴尬,“陛下是说,苞谷和番薯?”

“对,”朱由校点点头,毫不客气的问道:“徐爱卿,这么长时间了,苞谷和番薯可试种完毕?又推广了几个府县?”

徐光启这才明白,皇上这是兴师问罪来了。他斟酌了一下,才艰难的开口奏道:“陛下,苞谷和番薯都试种完毕。苞谷可在我大明北方疆域随意种植,并无不妥之处。可番薯,却不能在辽东种植。”

“那推广呢?”

“推广尚需时日,”徐光启一脸的不自在,皇上当初对他的期望值太高,让他有点难以承受。

顿了顿,徐光启解释道:“百姓狡猾,又没见过这苞谷和番薯,对官府派遣下去的差役,都是阳奉阴违,不肯轻易试种。纵使有几个肯种的,也都是在边角之地试种,不肯大幅度种植。”

朱由校前世是个公务员,也没少和农民打交道,自然知道这其中的为难之处。见徐光启语气吞吐,神情更是充满愤懑,当下便信了大半。

稍微考虑后,朱由校问:“难道徐爱卿就没有想过其他法子吗?”

“这,”徐光启更是觉得局促不安,“臣想,是不是将这推广苞谷、番薯,放入官员考核……”

“此议不妥,”朱由校直接变驳了回去,这将工作任务放入年度考核,他上辈子可是深受其害,对其中的情弊更是了解。当下便对徐光启讲道,“爱卿虽是好意,可那些官员为了完成任务,必定会……”

朱由校正想长篇宏论,却听到客厅外一阵闹腾。随后,一个内侍的声音在外面响起,“奴才高起潜,有事禀告陛下……”(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qidian.,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

上一章 返回目录 章节报错 下一章
热门小说
我的绝色总裁未婚妻牧龙师我真不是仙二代重生之最强剑神魔临天涯客吞噬星空百炼飞升录踏星地球上线
相邻小说
太古圣王九阳圣王盖世圣王太古圣王重生从世界杯前开始我的忠犬鬼男友忠犬先森他姓温仙路有喜:偶遇忠犬仙尊忠犬强攻头号男友驭兽灵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