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无错小说网

m.wcxsw.org

清明有酒祭九泉(3)
上一章 返回目录 章节报错 下一章

盂兰节相传源自佛教中目连救母的故事:相传释迦牟尼在世时,收了十位徒弟,其中有一位名叫目连的修行者。目连的母亲生前爱财如命、吝啬贪心,既刻薄穷人又不敬佛门,死后被打入铁围城饿鬼地狱。目连得道后,成就神通,法力宏大。由于挂念死去的母亲,就用天眼遍观三界六道,看到死去的母亲居然身坠地狱变成饿鬼,腹大如鼓、喉细如针,不得饮食,饿得皮包骨头,境况十分悲惨。目连看后心如刀绞,遂亲往地狱探视。他运起法力,将饭食装在钵中,喂给骨瘦如柴的母亲吃。可是其母不改贪念,见有食物到来,怕其他饿鬼来抢,以手护食,悭吝如故。因此,食物一到她嘴边,便立即化为烈焰,无法吞咽。见此情景,目连悲号泣涕,却又无可奈何,只好求教于佛祖,询问解救母厄之法。

佛祖告诉目连,因他母亲生前所犯罪孽实在太多,所以死后堕入饿鬼道中,万劫不复。这孽障凭他一人之力无法救度,必须集合众人伟力,方可化解。佛祖传给他《盂兰盆经》,还特别训示道:“十方众僧一般于七月十五日出行化缘,你要救母脱离厄难,须在这天准备百味五果,置于盆中,以供养十方大德高僧。这些僧众具足净戒,福德道行不可思议。如果有人供养他们,现世父母健在,则富贵安康;已故七世父母眷属,也都能脱离三恶道苦,及时解脱,成就殊胜功德。”

目连听毕,欢喜奉行,在七月十五日以盂兰盆盛珍果素斋供养众僧,再经过接连铺设四十九天的道场,众僧齐诵《盂兰盆经》,其母终于脱离本要经历一劫的饿鬼之苦,离开地狱,转世投胎。

目连十分感激佛陀,四处赞叹三宝功德,奉劝世间应行盂兰盆之法,供佛及僧,以报父母生养抚育慈爱之恩。佛教徒每年都举行盛大的“盂兰盆会”,由于盂兰盆会的内涵与儒家的孝道契合,因此逐渐演变成民间习俗。每年到了农历七月中,人们都会焚香烧衣,拜祭已逝父母及先人,同时也祭吊从地府出来的饿鬼,化解其怨气。

盂兰节本来与中元节并没有关系,但目连救母的故事经达摩传到中国后,刚好中国本土道教的中元地官赦罪日也在这一天,于是“盂兰盆会”与中元节相融合,又与儒家的孝道思想对接,佛、道、俗三流合一,最终形成了具有教化作用的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中元鬼节。

谚语云:“十月一,送寒衣。”农历十月初一,是冬季的第一天,称为“十月朔”。从这天开始,冷空气来袭,天气渐渐寒冷起来。人们在裹上厚棉袄的同时,想起死去的亲人也该添加衣裳了,于是买来五色彩纸,糊制成寒衣,焚烧后送往阴曹地府,供那里的亲人过冬御寒。故而民间将这天称为“寒衣节”,又唤作“烧衣节”。《帝京景物略》中有这样的描述:“十月一日,纸肆裁纸五色,作男女衣,长尺有咫,曰寒衣。有疏印缄,识其姓字辈行,如寄书然,家家修具夜奠,呼而焚之其门,曰送寒衣。”

烧寒衣是有严格要求的,凡送给死者的冥衣、冥币等物,必须焚烧得干干净净,唯有如此,这些阳世的废纸才能转化为阴曹地府的绫罗绸缎、金银珠宝。倘有一个纸角没有烧尽,那么你所祭奠的亡人可能就无法得到这些东西。

焚烧寒衣,有的地方在亡者坟前进行,讲究在太阳出山前上坟;有的地方则习惯在门前焚烧祭物。有时还要在十字路口焚烧一些五色纸,象征布帛类,用意是救济那些无人祭拜的孤魂野鬼,以免给亲人送去的过冬衣物被它们抢去。

寒衣节的起源,据说源于“孟姜女哭长城”。传说孟姜女新婚不到三天,丈夫范杞梁就被抓去修长城。秋去冬来,北风四起,天气一天比一天寒冷。孟姜女想起丈夫远在北方,一定十分寒冷,就亲手缝制了寒衣,千里迢迢,来到长城脚下,为丈夫送衣御寒。谁知范杞梁早已屈死,尸骨被填进了城墙里。孟姜女悲痛欲绝,指天哀号,哭得天愁地惨、日月无光。终于,上苍被她感动了,一声巨响,长城崩塌,露出了范杞梁的尸体。孟姜女用带来的寒衣收敛好丈夫的尸骨,妥善安葬。后来这个故事传到民间,百姓们深受感动。每到十月初一,大家便焚化寒衣,代孟姜女祭奠亡夫。此风日盛,遂逐渐演变成了送寒衣、悼亡灵的寒衣节。(未完待续)

上一章 返回目录 章节报错 下一章
热门小说
踏星重生之最强剑神牧龙师我的1978小农庄我的绝色总裁未婚妻地球上线百炼飞升录魔临天涯客吞噬星空
相邻小说
团宠妹妹又轰动全世界了《女总裁的贴身男医》美女姐姐的贴身男医极品男医乡村贴身男医伤逝精灵时代:带着裂空座去高考都市:我开局成了富二代反派为了系统奖励,只好假扮富二代了别闹,我才不是反派富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