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无错小说网

m.wcxsw.org

一流大将徐晃 - 转
上一章 返回目录 章节报错 下一章

三国是一个谋臣如雨,猛将如云的时代,刘备的五虎上将让人心驰神往,而三国志中也将《张乐于张徐》列为一传,并称为曹操

的五大良将,徐晃是一个很有能力也深得曹操器重的将领,但一个“徐晃应声而出,战二十余合,败归本阵”有降低他在三国迷心

中的地位。

三国演义中每当读到关羽大意失荆州时,无不让我振腕长叹,同时也有一个疑问,为什么不让同样智勇双全且心谨慎的赵云镇

守荆州?于是我将目光转向了三国志。结果让我非常释然,赵云是绝对不可能代替关羽的。而徐晃在其中的记载则让我欣喜不已。但

玩三国游戏时,徐晃各项数值都比张辽低一,难道张辽真样样比徐晃强?至少三国里徐晃对曹操献策大大多于张辽,特别是武力才

89,我一看就不痛快,就演义而论:一个跟许楮战50合不分胜负,(而赵云才与虎痴战30合)大战了关羽80合还站上风的人,武力

才89?虽然关羽受了一伤,那也不是谁都能对付的吧?三国志里的徐晃,自从投降曹操后,履立战功,以勇猛和治军严厉著称,在

官渡之战前从军破颜良,率军击杀河北名将之首文丑。先文丑,演义里以公孙攒为参照的话,他与吕布应相差不远,就是行事太

过莽撞,中计后被徐晃率军击杀于乱军之中。徐晃确实在军队少于先锋颜良的情况下败退,当时颜良率领袁绍大军数万做先锋,而徐

晃是本部军马与颜良遭遇,强弱一看便知晓,这种情况下谁也不能一定战胜,这并不能明徐晃的武力不如颜良。演义为了反衬关

羽,就只好牺牲徐晃了,20合完败于颜良(50合战平虎痴也许是这里的伏笔)对比一下许楮与颜良,我想任何人都不会认为颜良强过

虎痴,并且那次许楮还没出战,怎么也不能写许楮败于颜良吧,而徐晃曾经平过许楮,这自然就轮到关羽了,罗贯中就为让关羽出采

,斩颜良,诛文丑,造就了他几竟天下无敌的神话。还有就是三国里的大将的勇猛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罗贯中的意思,他对徐晃的武

力定位本就不是超一流的,所以在这个环节上他让徐晃败。如果不是20合败于颜良,我想他完全可以挤身与武力超一流大将的行列。

三国志里只他勇猛,并没有象关,张,吕,马那样“雄烈过人,号为飞将”之类的评价,所以他的武力在这些虎将之下也是应该的

,但我私下里认为他的勇猛应该在张辽张合他们之上:他除了杀了一些无名将领以外,还在大会宴铜雀台时表明他的箭法在曹营首屈

一指。对比张合,同为魏之名将,却屡次被写败在张,赵,马,黄的手下。不过老罗只牺牲了他一俩回,还有就是汉中之战不敢敌赵

云,这可是乱写了,史实中只写了赵云救出黄忠,沉着吓退了曹操的先头部队,可没有徐晃的记录,更没有渡水被击败的事情了,再

赵云是不是徐晃的对手还很难。

其他的事迹演义与史实并没有太大的出入,可以,罗贯中是比较喜欢徐晃的,三国演义里徐晃的描述超过了张辽,他让徐晃出

采也不是一次俩次,他的出场就很威风,一合斩催勇于马下。满宠招降他之前,写他战平虎痴,威风凛凛,而去招降他时,见晃帐中

秉烛披甲而坐(另一人为关羽,委婉表明他勤奋好学,熟读兵书;答应相丛曹操,与赵云类似,有良臣择主而事之意,当叫他杀杨奉

时的一翻话也表达了他的为人重情重义)一句“公之勇略,世所罕有”大约也表达了罗贯中对他的评价。请注意是“勇略”,三国里

徐晃用智的时候不少。(李傕、郭汜之乱长安也,晃奉,令与天子还洛阳,奉从其计。天子渡河至安邑,封晃都亭侯。及到洛阳,

韩暹、董承日争斗,晃奉令归太祖;奉欲从之,后悔。)注意,这可是一个战略性的建议,证明了他高人一等的战略眼光。武将之

中只有赵云甘宁有过类似的建议,这证明他有一定的政治能力。出征河北时,曹操攻邺郡,破邯郸,易阳令韩范伪以城降而拒守,曹

操调徐晃进攻,他用攻心的策略,箭射招降书进城招降成功。当时曹操欲屠城,徐晃就进言曹操“二袁未破,诸城未下者倾耳而听,

今日灭易阳,明日皆以死守,恐河北无定时也。愿公降易阳以示诸城,则莫不望风。”太祖善之。”潼关战马超时,徐晃又献计“今

尽屯兵于关上,此去河西,必无准备,若得一军暗渡,先截其归路,丞相径发河北击之,俩不相应,势必危贻”。在阳平刘备遣陈式

等十余营绝马鸣阁道,晃别征破之,贼自投山谷,多死者。太祖闻,甚喜,假晃节,令曰:“此阁道,汉中之险要咽喉也。刘备欲断

绝外内,以取汉中。将军一举,克夺贼计,善之善者也。”太祖遂自至阳平,引出汉中诸军。复遣晃助曹仁讨关羽,屯宛。可以看出

,他的谋略在武将之中是出类拔萃的。无论在那一方面(德,智,义,勇)罗贯中都有对徐晃的正面描写,是三国演义里为数不多的

人物之一。

徐晃最闪光的一战,无疑是解樊城之危。先史实,关羽击败于禁后,声威大震,加上投降的七军,估计荆州军力已有数万之

众,这无论对曹魏还是东吴都很有威胁性了,如果指挥得当,完全可以北征曹魏,固守荆州。诸葛亮的计划就可以完成,但是他却骄

傲自得,让吕蒙袭了荆州。但是他的军力强大是不争的事实,曹仁只能固守,希望有援军解围,曹操几欲迁都避其锋芒。而徐晃当时

只有军队一万余人,虽然曹操调了12营归他调遣,也不过2-3万人,并且多为新兵,战斗力不高。曹操都没有料到他能解危,自己亲

统大军在后,并调回了张辽等名将,明了当时形势关羽占有很大的优势,如果指挥得当还可以收复荆州。可曹操军还未至,樊城之

危就被徐晃解了。“晃扬声当攻围头屯,而密攻四冢。羽见四冢欲坏,自将步骑五千出战,晃击之,退走,遂追陷与俱入围,破之,

或自投沔水死。”这可是一场苦战,并不象演义里关羽受伤里他乘虚而入那么简单,看看曹操的评价就知道了:“荆州兵围崭鹿角数

重,徐公明深如其中,竟获全功,孤用兵30余年,未尝敢长驱竟如敌围,公明真乃胆识兼优者也”。演义里在对阵关羽时还有一大段

对白,既突出了关羽,也有对徐晃的缀,那几句话可不是谁谁谁便便就能出来的,他包含了一个戎马生涯的大将无限感触。俗话

物以类聚,徐晃与关羽是朋友,要知道关羽是演义里的最典型人物,从中也可以看出罗贯中对徐晃的认同。三国志里曹操如此评价

:“贼围堑鹿角十重,将军致战全胜,遂陷贼围,多斩首虏。吾用兵三十余年,及所闻古之善用兵者,未有长驱径入敌围者也。且樊

、襄阳之在围,过于莒、即墨,将军之功,逾孙武、穰苴。”晃振旅还摩陂,太祖迎晃七里,置酒大会。太祖举卮酒劝晃,且劳之曰

:“全樊、襄阳,将军之功也。”时诸军皆集,太祖案行诸营,士卒咸离陈观,而晃军营整齐,将士驻陈不动。太祖叹曰:“徐将军

可谓有周亚夫之风矣。”得到曹操如此的评价的人,恐怕没有几个。他无论在对峙刘备还是周瑜以及诸葛瑾都无败绩,是曹营中也是

三国里最为骁勇善战的将领之一。在这里对比一下三国前期其他的名将(周瑜鲁肃陆逊等都督型的人物除外)我认为只有关羽张辽的

综合能力有可能在他之上:(1)关羽虽然有很多缺陷,指挥上也出现了一些失误,但这并不妨碍他第一名将的地位,三国里也只有

他镇守九郡,他的失败与他的骄傲有很大关系,最后遭到魏与吴的夹击,在这种情况下失败给他的结局打上了悲剧的色彩。(2)张

辽不用多,三国里最优秀的将领之一,800军击退十万吴军,这不是其他人能做到的,是名副其实的智勇兼备的良将,并且与孙权

对峙了很长一段时期,都是军队处于劣势下完成的,将才不言而喻。(3)吕布与马超很相似,都是十分骁勇善战,统率一方军队,

吕布太过老实,被人骗来骗去,马超跟他一样有勇无谋,品德上还有问题,最后都被曹操击败。(4)张飞张合:都是智勇双全,战

功赫赫,但张飞统帅部下无方,张合没有典型的光辉胜利(对马谡的胜利有很大的运气,还败在张飞手下)。(5)黄忠魏延于禁徐

盛曹家兄弟:黄忠有闪光之战,可惜的是死得太早了,没有更多的机会,魏延才未用尽并太狂妄,死的也很冤,于禁本来也十分出色

的,但关键之战败了,徐盛火攻败曹丕很有将才那时他已经快退休了,曹家兄弟战功无数,都镇守一方,但没有大型的胜利,而夏侯

渊还让黄忠给斩了,甘宁太史慈也是如此。(6)最后赵云,他是现在最受欢迎的人物,在品德,政治上有较为突出的记载,三

国演义里把他神话为常胜将军,虽然他也有可能智勇双全,但他跟随刘备注定没有太多机会统兵,或许他投靠曹操会更加出色。

不管在历史上还是演义里,对徐晃的评价都是不错的,而他本人也把为曹操效力作为自己的理想:常叹曰:“古人患不遭明君,

今幸遇之,常以功自效,何用私誉为!”后期镇守阳平关对峙汉中的魏延,是病逝而不是被孟达射死,不知道罗贯中怎么想的,名将

的死有一些他加上一些自己的情节,张辽,徐晃,张合,黄忠等都是如此,也许他认为将军战死沙场才是最好的归属吧?

上一章 返回目录 章节报错 下一章
热门小说
我的绝色总裁未婚妻地球上线魔临我的1978小农庄牧龙师踏星吞噬星空百炼飞升录天涯客重生之最强剑神
相邻小说
我,食铁兽,成为女帝契约灵兽我不是东亚病夫无限位面征服系统暴露啦我就是宝藏男孩冒牌大少最强俗人霸业从草原开始无冕为王无冕之王妙手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