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无错小说网

m.wcxsw.org

蒙古的元朝兴起及侵略思想
上一章 返回目录 章节报错 下一章

现代人几乎都已经是定居民族,即使曾经是游牧民族的后代,也难于再理解古代祖先们的劫掠和嗜杀。成吉思汗崛起后,他所带来的蒙古政权践踏了当时世界的大部分文明的土地,并屠杀了了两亿人口,仅中国地区就屠杀了约八千万人口。他们怎么杀得如此心安理的?

一、蒙古族起源

蒙古地区,自古以来是诸游牧部落的活动场所。自夏、商以来,大大小小的部族和部落出没在这块广阔的草原地带,各部族和部落的兴衰、更替的历史,直到13世纪初才告结束,最终形成了稳定的民族共同体——蒙古民族。

至于蒙古民族之族源,现、当代多数学者认为出自东胡。

东胡,是包括同一族源、操有不同方言、各有名号的大小部落的总称。据司马迁《史记》记载:‘在匈奴东,故曰东胡。‘公元前5至前3世纪,东胡各部还处于原始氏族社会发展阶段,各部落过着‘俗随水草,居无常处‘的生活。公元前3世纪末,形成东胡人的部落联盟,与匈奴为敌,不断向西侵袭。冒顿单于(前209-前174年)时,匈奴遂强,东袭东胡,破灭东胡各部,大掠其民众及牲畜。东胡各部均受匈奴人统治达3个世纪之久(公元前3世纪末至公元1世纪末)。公元48年,匈奴分裂为南匈奴和北匈奴,势力衰落。乌桓、鲜卑乘机而起。

乌桓、鲜卑是东胡人的后裔。公元前209年,冒顿单于破灭东胡以后,一部分东胡人居于辽河流域的乌桓山,一部分居于潢水流域的鲜卑山,故称乌桓、鲜卑。据《后汉书》记载,汉和帝永元年间(89-105年),汉朝击破匈奴,北单于出走,鲜卑人转徙到该地居住。匈奴余者10万余落,皆自称鲜卑。鲜卑至此便强盛起来,到2世纪中叶,即檀石槐统治时期,据《三国志》描述:‘尽据匈奴故地‘,占据‘东西万二千余里,南北七千余里‘的广大地区,建立起一个空前强大的鲜卑部落军事联盟。各部首领割地统御,各有分界。檀石槐死后,鲜卑部落军事联盟也随之瓦解。

根据考古发掘与汉籍中记载的有关鲜卑人的风俗习惯和语言,也基本证明蒙古人与鲜卑人有渊源关系。

4世纪中叶,鲜卑人的一支,自号‘契丹‘,生活在潢水和老哈河流域一带。居于兴安岭以西(今呼伦贝尔地区)的鲜卑人的一支,称为‘室韦‘。室韦,始见于《魏书》,作失韦。室韦与契丹同出一源,以兴安岭为界,‘南者为契丹,在北者号为失韦‘(《北史》卷94《室韦传》)。6世纪以后,室韦人分为南室韦、北室韦、钵室韦、深末恒室韦、大室韦等五部,各部又分为若干分支。

按语言学家从语系方面的推论,活动在蒙古地区的诸部分为蒙古语系和突厥语系两大部分。在突厥文史料中,称室韦为‘达怛‘(鞑靼)。732年在斡尔浑河右岸建立的《阙特勒碑》文中,记有三十姓达怛。三十姓达恒可能是紧邻突厥的一个强大的室韦部落或部落联盟的名称,突厥人用这一名字称呼所有的室韦部落。后来,达怛又成为蒙古诸部的总称。因为,‘他们在远古的大部分时间内,就是大部分部落和地区的征服者和统治者,伟大、强盛和充分受尊敬‘,‘由于〔他们〕极其伟大和受尊敬的地位,其他突厥部落,尽管种类和名称各不相同,也逐渐以他们的名字著称,全都被称为塔塔尔〔鞑靼〕‘(拉施特《史集》卷1第1册)。由于蒙古部的强大,‘达怛‘一名逐渐又被‘蒙古‘所代替,成为室韦诸部的总称。

文字记载蒙古之称谓,始见于《旧唐书》,称作‘蒙兀室韦‘,是大室韦的一个成员,居住在额尔古纳河以南地区。这和拉施特《史集》记载的蒙古历史传说也基本吻合。传说曰:‘大约距今两千年前,古代被称为蒙古的那个部落,与另一些突厥部落发生了内讧,终于引起战争。据值得信赖的贵人们〔所转告〕的一则故事说,另一些部落战胜了蒙古人,对他们进行了大屠杀,使他们只剩下两男两女。这两家人逃到了一处人迹罕至的地方,那里四周唯有群山和森林,除了通过一条羊肠小道,历尽艰难险阻可达其间外,任何一面别无途径。在这些山中间,有丰盛的草和〔气候〕良好的草原。这个地方名叫额尔古涅-昆。‘额尔古涅-昆意指额尔古纳河以南的山林地带。

随着蒙兀室韦部的逐渐强大,内部又产生出许多新的分支。这些分支各有各的名号,室韦这一称号逐渐消逝,到12世纪以后,为蒙古诸部名称所替代。

‘蒙兀‘与‘蒙古‘是同名异译。‘蒙古‘(‘蒙高勒‘mon-gol)一词在蒙古语中意为:‘永恒的火焰‘。蒙古部,最初只是一个包括捏古斯和奇颜两个氏族的小部落。他们在额尔古纳河以南的山林地区生息繁衍,大约经过400年时间,部落才逐渐兴盛起来,从原氏族部落中分出若干分支。各个分支以某个名称著称,并单独成为一个斡巴黑(氏族)。当他们走出额尔古涅-昆时,已经分出70个分支(灶)--斡巴黑。这70个斡巴黑被称为‘迭尔勒勤蒙古‘。

迭尔勒勤蒙古到10至12世纪时,共有兀良合特、弘吉剌特、斡罗纳兀特、许慎、速勒都思、伊勒都尔勤、巴牙兀特、轻吉特等18个部落。8世纪后半叶,迭尔勒勤蒙古从额尔古涅-昆走出后,以孛尔帖赤那为首的若干部西迁到克鲁伦河、斡难河(鄂嫩河)、土拉河的发源地--布尔罕合拉敦山一带居住。在金代,他们‘持强中立,无所羁属‘(《金史?宗浩传》)。

孛尔只斤氏的始祖是孛端察尔。出自孛端察尔的诸氏族部落,因各有名号,概被称为‘尼伦‘。到屯必乃的儿子合布勒汗时,才复用古老的奇雅特称号,其子孙被称为奇雅特氏。发展到合布勒汗的孙子也速该*时,起用孛尔只斤,他自称孛尔只斤-奇雅特。奇雅特氏是蒙古部的古老姓氏,孛尔只斤-奇雅特是其分支。依照血统,成吉思汗应该是奇雅特氏人,其祖辈是该氏族的族长。所以自成吉思汗始,奇雅特就以高贵和伟大而闻名于世,并且凌驾于其他各部之上。

迭尔勒勤蒙古和尼伦蒙古,通称为‘伊克蒙古‘(大蒙古)。成吉思汗就是以此为基础建立了蒙古国,国号为‘伊克蒙高勒兀鲁思‘(大蒙古国)。在当时,蒙古语系其他诸部有札剌亦尔部、塔塔尔部、篾尔奇特部、斡亦剌特部和巴尔虎特部等;突厥语系诸部有克烈亦特、乃蛮和汪古三大部落。

二、君权天授的过程

1205年,铁木真实际上已经成为蒙古高原的主人。为了使他的地位正统化并宣布这个新生的强大联盟的诞生,在第二年,即虎年,召开了大忽邻勒台。进行这一*时刻的地点选在斡难河河源。尽管没有进一步的地理细节被提供,但似乎可以肯定的是,宴会是在蒙古人的神圣之山不儿罕?合勒敦附近举行的。在那儿,他们神话中的祖先,苍狼与白鹿,养育了所有蒙古诸氏族的奠定者巴塔赤罕。

遗憾的是,没有参加者的官方名单。然而,从《秘史》中保存的,根据忽邻勒台决议而产生的任命高级军事职务的冗长的名单来看,显而易见,所有被征服的部落和氏族的代表都参加了,当然也有铁木真的那可儿和他的近亲。

大会开始后,第一项程序就是升起铁木真的九游白旗,对草原人民来说,这是一个充满了象征意义的举动。白色,也许是受摩尼教的影响,被认为是游牧民族最吉祥的颜色;而数字九为本土固有传统,自古以来便与好运和其他魔力联系起来。这样,秃黑(tugb)旗帜的亮出,表明并大肆宣扬了铁木真的时运或神授的超凡魅力,即根据草原的政治观点所给予他的对“毛毡帐篷下的人”实施统治权的权力。

如果拉施特有关会议程序的记载可以接受的话,忽邻勒台然后又授予了铁木真成吉思汗的称号。成吉思汗,通常解释为“海洋般的统治者”,也就是说,享有普遍的统治权力。

根据波斯史书的记载,这一称号被萨满教的首领帖卜?腾格里公开授予铁木真。于是铁木真正式即位,接着他对他的种族各异的追随者——以后都被称为蒙古人——发表了讲话,并且表达了对他们的帮助与忠诚的感谢。仪式一结束,成吉思汗就投入到组织他的领地这一重要事务中。

三、思想体系的形成

游牧民族生存的艰苦,注定所有的游牧民族,都难于创造灿烂的文明,除非他们转向定居,才有可能积累剩余物质来交换,从而激发物质文明。由于为了争夺生存的物资,他们本身就一直在进行带有毁灭性质的掠杀、仇杀!

于是,当游牧民族艰难壮大后,势必向定居民族开始侵略。在中国的历史上,从有记载开始,就没有停止过对游牧民族侵略的反抗。

定居民族都很难理解游牧民族的想法,认为他们自己不愿意从事生产,没有东西用了就来抢夺烧杀,是极其无耻的行为。而游牧民族在劫掠的过程中,是不会有思想负担的,他们认为这是劳动,是为自己所在的部落或部族带来生存物质,自己也将因为这种行为而成为英雄。同时,游民民族长期互相残杀的经验告诉后代,为了防止报复导致自己灭族,在劫掠的过程中,他们通常要把男子杀光。如成吉思汗曾下命令,凡是高于车辕的男子(约两岁),都必须杀掉。

在13世纪初期,蒙古人精心制造了一个思想体系,不管怎样,他们自己满意的是,这使成吉思家族的统治权合法化并为他们的扩张政策进行辩护。

虽然这一体系肯定到13世纪40年代已经定型,但这些原则被最初表达并传播的确切时间还不清楚。不过,似乎有理由认为,在1206年,成吉思汗和他的顾问们在他称汗时已经注意到了称汗的合法性这一问题。虽然蒙古意识形态的其他部分也许是后来被加上去的,但在这个时候概括整个思想体系是非常适宜的。

蒙古人的主权概念,像许多其他欧亚民族一样,植根于神圣的王权观念。在蒙古人自己的模式中,至高无上的权力由天神即草原游牧部落的主神长生天(蒙哥?腾格里)授予一位地上首领。作为天神选定的代表,成吉思汗受到长生天的保护和扶植,后者保证他军事与政治冒险的永久成功。这样,伴随他夺得权力的鸿运就成为天意的表明。死里逃生、危险的及时警告和战场上出乎意料的胜利,都被用来证明成吉思汗是地上惟一的合法君主。前面提到过的他的九游白旗,也标志并肯定了他的好运和由此而产生的统治君权。

由于成吉思汗控制了鄂尔浑河河谷及其在突厥铭文中称为于都斤山的周围山脉,控制了东部草原所有的以前游牧政治中心地区,故而他更加自负。根据蒙古地区以前的突厥传统,好运(qut)和君权与对这些神圣山脉的占有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确实,蒙古人有他们自己的圣山不儿罕?合勒敦,在那里他们的汗必须驻留,但值得注意的是,当成吉思汗选择帝国首都的地点时,他选择了位于于都斤山心脏地带的哈剌和林,这可能是为试图利用这一地区固有的好运并动摇游牧世界的观念。

授予成吉思汗并随后传给他的继承人的君主权力在特点上是世界性的。在发动战争之前,蒙古人习惯于向其邻国发出要求投降的命令,他们宣布有权,如果不是义务的话,将全世界置于他们的统治之下。他们边界之外的所有国家被认为是正在形成的蒙古帝国的组成部分,而且所有的国家都被要求毫不犹豫和毫无疑问地接受蒙古人的宗主权。因为在蒙古人眼里,他们的扩张是由神核准的,所以,任何拒绝投降的人都会由于阻挠了神意而遭受最严厉的惩罚。

因此,任何反抗,都会激起蒙古军队残忍的屠杀。在耶律楚材的奉劝之前,忽必烈所亲征过的陕西、河南、山西等地,屠杀率达到可怕的90%以上!四川在宋朝时达到1300万人口,经过蒙古军队的屠杀,只剩80万人口。

这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由于战争同时就是劫掠,士兵都很乐意参加,是以蒙古军队有些特殊,它的组成是军户,而军户必须要自己要自己备妥标准的武器装备。士兵所屠杀的人,其身上的钱财将是该士兵的战利品,所以,士兵都会极力去屠杀。

而最根本、最重要的是,当元朝政府正式建立起来,一时间还不能从侵略者军队转化成统治者政府的元王朝,给民族分上等级,把汉族人从法律上列为可以被奴役的人(相当于今天被剥夺政治权利终生)。由于从法律上允许民族压迫行为,蒙古人总是心安理得的去掠夺汉族等其他民族,并以当作是正常收入的一部分。这就是很多人认为蒙元一朝残暴的原因。

妇女在战争中,通常只有一个角色:奸辱。蒙古士兵和军官都把贩卖妇女,当作是正当的收入。

在征服领土后,蒙古军队会对残留人口(主要是妇女)进行惨无人道的折磨。如成吉思汗每征服一个城池,就会召开集体**大会,与将领一起,在帐篷里**敌人的王后、王妃、公主。成吉思汗甚至召来波斯画家,把自己**妇女的形象作画,至今保留在北京的故宫。压迫总是会引起反抗,所以,野史一直传说,成吉思汗是在六盘山**妇女时,被妇女咬坏下体而导致死亡。

天命与一统天下的主张在众所周知的中国政治原则中也有反映,但在蒙古人整体观念中可以找到完全与突厥人类似的观念。虽然不能排除直接的汉人影响,但似乎更有可能的是,蒙古人引进的这些观念,不论其原始出处如何,均是通过突厥人、尤其是畏兀儿人作为媒介传入的,而后者对蒙古国家在其形成年代时的影响是非常广泛的。(未完待续)

上一章 返回目录 章节报错 下一章
热门小说
我的1978小农庄魔临踏星地球上线我的绝色总裁未婚妻天涯客重生之最强剑神吞噬星空牧龙师我真不是仙二代
相邻小说
三明教练风流邪医恶魔的专宠:丫头,别想逃!破军临之凡界卷源计划之武当崛起废材狂妃:逆天大小姐宋元之末穿越元末的快乐青年元末新世界以黑暗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