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无错小说网

m.wcxsw.org

第296章 新格局,新政派与保守派的形成…
上一章 返回目录 章节报错 下一章

皇太极是个很聪明很奸诈的人,也可以说是建奴的气运,在开国之初,出了皇太极这么一号人物。

他在四大贝勒排第四,应该说是四大贝勒里最没有资格继承汗位的,可前面三个都有很明显的私人污点。

建奴内部贝勒议政与汉人的皇位传承逻辑有一些不同,要服众。

大贝勒代善就是和努尔哈赤的宠妃搞在一起,所以就算功劳再大,也没他什么事了。

阿敏和莽古尔泰自己也都有问题,所以才落到看起来胖乎乎人畜无害的皇太极身上。

可就是这么个胖子,用他的政治手腕,逆风翻盘了。

他来窥探新政,是崇祯意料之中的事情。

为了推陈出新,为了重振山河,皇帝的刀子都砍出缺口来了,脑袋一颗颗掉,杀得血流成河。

对手不关注才怪!

可没想到,居然还有官员跟皇太极沟通。

这就扯淡了。

这个官员的名字叫陈昭和,但刘乔在密信里说,这很可能是一个假名字,这个官员级别不低。

看完这封密信后,崇祯将它烧掉了。

崇祯但不担心?

他一点也不担心!

皇太极就算窥探新政又如何?

他八王议政的制度都没有改过来,个人威信没有树立,手中权力不够,作业不是那么好抄的。

就算把蒸汽机送到他面前,他能做出第二台来?

所以啊,这个狗官,还真以为你这样就能帮你家主子了?

别让朕把你揪出来,揪出来了朕把你扔开水里煮了!

退朝之后的官员们,私下开始议论起来。

例如韩爌和钱龙锡就相互在谈论,其他的官员也都过来了。

国子监祭酒孔贞运走过来道:“钱阁老,何为蒸汽机?那东西到底是做什么的?”

钱龙锡双手一摊,道:“老夫也不清楚,听说是北京制造局那边做出来的。”

一边的翰林院编修倪元璐叹了口气道:“陛下这两年怎生沉迷于这些工技之物?”

吏部左侍郎张凤翔道:“是啊,陛下从回京到现在,就上了今天一次早朝,怎么看着有点荒废朝政的样子。”

众人的目光都落在了工部右侍郎刘延元身上。

刘延元道:“我也不太清楚,北京制造局和格物科学院的事情我都没有参与,现在连火器局的诸多事情都被迁到了北京制造局了。”

“陛下这到底是要做什么?”

钱龙锡道:“今年格物科学院的预算追加了500万两,陛下这是要大力投入。”

众人深吸了一口气,500万两!

除辽东之外,其余八边一年军费也才300万两,一个格物科学院一年就要投500万两!

张凤翔道:“是不是把北京制造局的也都算进去了?”

钱龙锡道:“北京制造局与格物科学院是分开申报的,北京制造局现在的财政是独立出来运作的,没有向朝廷申报,而是从皇家银行借贷。”

众人更是震撼:“借贷?徐光启到底是怎么想的,北京制造局这种新出来的事物,还无法保证能赚钱,就敢找皇家银行借贷!”

韩爌道:“诸位大人,咱们还是去文华殿商议吧。”

众人连连点头,向文华殿走去。

文华殿是内阁办公的地方,近日孙承宗一直在忙着辽东军事的事情,一直在军委会处理事务。

大小事情都是次辅钱龙锡在处理。

刘延元继续道:“陛下这样是不是未免太过冒险了?”

一边的文渊阁大学士来宗道有些着急道:“这皇家银行的钱,都是老百姓存进来的,万一到时候要取,没有钱给人取出去,岂不是要引起大乱。”

张凤翔道:“曹大人,这科学院和北京制造局现在八字没有一撇,就开始这样玩,到时候财政玩崩了,必然会出大乱子,您身为左都御史,是不是应该去纠察某些人,少在陛下面前谄媚嚼舌头根子。”

“这……”曹思诚有些为难,他不愿意惹事,最近陈子恺的事情就已经让他头疼不已了,这个时候去弹劾徐光启他们,岂不是自己找罪受?

曹思诚道:“这事陛下都没有跟咱们商量啊,咱们都不知具体详情,如何去说起。”

也确实,在场的诸位都是懵逼的。

包括国子监的人、翰林院的人,还有张凤翔、苏茂相等人,都是懵逼的。

皇帝悄悄的就去建北京制造局了,悄悄的就把科学院的预算给批了,一切都显得好像非常平静。

今日皇帝早朝说起来,大家才反应过来。

什么破蒸汽机,都是什么鬼玩意儿!

翰林院庶吉士刘之纶道:“下官以为,此事可以分两头来去处理,一是去北京制造局,看看那个蒸汽机到底为何物,二是去皇家银行好好质问质问陈子龙,他胆子也太大了,竟然就敢把钱借给北京制造局了,咱们要去好好跟他谈一谈,年轻人刚上位,什么都不懂,以后要好好管教管教!”

另一个庶吉士金声连忙道:“你说漏了一头,还有一头是北京大学,我听说皇帝陛下前几天去了北京大学,还和那里的学生打得火热,还写了一篇《少年强》的文章。我去礼部打听过,第一次高考录取的人脸秀才的功名都没有,竟然就算是录取了。”

他说得酸溜溜的,为什么?

因为北京大学的山长是皇帝,北京大学的学生现在都算是天子门生。

他们翰林院和国子监都没有这个待遇。

他这么一说,大家也都沉默下来。

北京制造局、科学院和北京大学,现在享受着无比优越的待遇。

人就是这样,看不得别人好。

例如翰林院和国子监,可别小看了这两个部分。

想入阁就必须先入翰林院,这是大明朝的规矩,而国子监,都是太学生,属于皇家学院,一般卒业了都可以入翰林院的。

所有啊,内阁辅臣基本出自这里,在场的钱龙锡、来宗道、周道登、韩爌,还有不在场的孙承宗等人都是翰林出身。

众人似乎并没有意识到,现在朝堂的格局已经在发生微妙的变化了。

什么变化?

这一年多来,在皇帝野蛮强势的手腕下,东林党和阉党之争,似乎在淡化,矛盾注意力开始往新政上转移。

朝堂上其实正在形成一种新的格局,用《矛盾说》来解释就是,由之前的东林党与阉党之间的矛盾转移到,新政派与保守派之间的矛盾。

上一章 返回目录 章节报错 下一章
热门小说
踏星地球上线天涯客重生之最强剑神我的绝色总裁未婚妻我的1978小农庄吞噬星空百炼飞升录牧龙师我真不是仙二代
相邻小说
原来我早就无敌了美女总裁的专属特工极品兵王我真不想当村长诸天帝影嫡女归来:侯门毒妃废柴逆袭:嫡女归来绝色丹药师:腹黑嫡女归来腹黑首辅的心尖宠最强狂婿归来